黄静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林镇东莞台商博爱小学
摘要:小学时期和初中、高中时期是具有很大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小学生具有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极易受到外界事物与周围环境的干扰,因此,在小学这一时期进行素质教育时不可以把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形式进行照搬,需要根据事实,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方案,将素质教育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有效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除了重视语言以及写作能力的培育之外,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本篇文章阐述了德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给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施教者和家庭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字读写能力,而恰恰忽略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课改的进程中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全面教育为主,因而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随着德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会能力有限,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结合当下德育教学进展不断完善、寻求更加全面的德育教学方式,将德育工作成功植入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追求德育教学质量最大化。
1小学语文教育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塑造学生完美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缺乏对错的分辨能力、不良的社会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长此以往会扭曲学生的心理,直至学生的思想抛锚。做好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在学好课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的文字底蕴引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带给学生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言行。通过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让学生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培育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作风。
1.2有助于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
小学生对社会不具备抵抗能力,无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低俗的社会风气都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影响。其次很多学生处于娇生惯养的环境中,对人文道德一概不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德育教学,通过授课的同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具备分辨对错的能力,为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打好基础。
1.3为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
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中无疑是对我国语言文化最大的补充。德育教学让学生在面对单一的语文课文时不再枯燥无味。德育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一篇看似普通的文章延伸出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课本知识的延伸为学生传递更加高尚的德育教学,以此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德育的开展前提下对课文知识进行延伸,丰富课堂文化。
2小学语文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1教学缺乏趣味性理解
在现在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往往不注重课堂趣味性,不在意学生的喜好和想法,只是一味地灌输所学知识,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完全没有积极性。这样的教授和传输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会使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习或者生活的轨道,教师不注重讲课或者培育素质的方法和细节就无法使学生理解学习以及德育和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并且在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前如果不对学生进行适合学生本身的方式引导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2.2学校及教师重视程度低
现今大多数教师不注重德育工作的实行贯彻都会导致没有打好关于德育素质方面的基础,尤其是语文老师,对语文来说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由于小学学生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对其自身影响最多的也是老师,所以教师更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应该在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应该时刻灌输学生正确的思想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价值判断观念和想法,掌握良好的德育工作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有助于开展今后的工作,更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还会使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具有比较完善的道德标准和准则。
3在新课改中进行中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方法分享
3.1利用教材内容完成德育渗入
在小学这一时期,在选择语文教材内容时大多会选择一些喜闻乐见、情感丰富并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假如教师在讲述教材内容时合理地渗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理念,经过老师对文章的讲解,学生可以深入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鲁迅先生对于反动统治存有的痛恨以及顽强斗争的决心,因此,在完成文章的阅读之后,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进行由衷的感叹,这样一个总是为自己考虑得少,为别人考虑得多的人,如何能不受到人们的爱戴呢?再比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先自己想象一些过年时家里的气氛与感受,谈一谈自己过年的时候是怎样过的,之后再引导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时候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利用火柴进行取暖,最终悄然离去的凄惨,经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到资本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贫穷人们悲惨的生活现状。这样将德育渗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欲望,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依据课本内容具有的特点来科学合理地制订德育教育方案,使德育教育可以远离枯燥乏味的说教。
3.2为学生创立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是以课文的中心思想为基础,开放课堂,开展课堂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扮演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真实情感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打电话》这篇课文时,对课文进行朗读后教师选择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甲乙双方,让学生有感情地将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做好对话中礼貌用语的记录,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试着描绘该文表达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在日常常用的电话对话中也需要注意情绪和言辞,更要注重交流的细节和礼节。通过情景教学教师为学生传递感同身受的正面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高尚的交际素养。
结语
学生自身品质的形成从来都不只是自身就能形成的,大多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在这个程度上来说老师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对学生来说往往可能不听家长的话,但是老师说的话学生都会认真执行。所以教师应该做好榜样,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切身体会礼貌和尊重的意义以及重要性,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侧面告诉学生道理。许多家长都因为不重视德育教育而丧失了最好的教育时间,没有进行德育的培养。总而言之立德树人非常重要,如果使用合适的方法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影响。所以应在学生时期进行培养,完善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国玉.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8(28):107.
[2]刘瑞霞.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应用[J].好家长,2018(8):24.
[3]张晓培.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学策略探微——以《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为例[J].作文成功之路,201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