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浪
江西省吉安市兴桥中心小学 343016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思想、育人理念得以革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体系创造条件,其中经典诵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一环,需通过教学创新与实践打破传统诵读教学瓶颈,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激发学生经典诵读兴趣,为教师创设高效诵读讲堂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实施
引言
我国的国学经典是经过长久的发展和传承的,是我国历史的精髓所在。将国学经典进行很好的诵读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对建立起学生正确的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有很大帮助,从而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尤为重要的。
1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助于知识的积累
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告诉学生多读书,而且老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读书的习惯。但是读什么书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小就多让孩子接触国学经典作品,加大识字量,丰富词汇,积累名句,对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很有裨益。小学生可能对所读的内容不甚了解,甚至完全不懂,但他们有了语言的积累,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他们会逐渐领悟经典作品的美妙,而从小所积累背诵的语句段落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做到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1.2培养良好读书习惯
读书是一种习惯,读书不能只靠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老师要求学生们去读,关键还是靠学生们课下主动读书,将读书锻炼成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读书习惯很有帮助,在诵读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作品,从而被作品吸引,逐渐产生继续读书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在学习时更加用心用力。很多小学生对于读经典作品都会有抵触心理,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正确引导诵读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1.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经典诵读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一般来说,学生学习一个作品时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去理解它,但是如果学生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去诵读它,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把握文章中的感情,理解文章传达的主旨。这不仅对于学生理解该作品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这件事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那么对于学生在今后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时也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
2.1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
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果。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此处“课前五分钟”并不是指上课前的五分钟,而是正式课堂开始的五分钟。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孟母教子》是非常合适的经典诵读素材,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应将“课前五分钟”作为常态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为学生营造适合经典诵读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2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国学经典诵读进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需要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和学生的诵读内容,开展有趣、有效的国学诵读竞赛活动。以活动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开展“千古美文”朗读比赛、经典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句表演赛等,让学生在动一动、玩一玩中体味国学经典诵读的乐趣。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来进行国学诵读比赛,也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从而来激发学生好胜的欲望。通过开展国学诵读竞赛活动,让国学经典能够在小学生心底多一些积淀,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学生也能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国学经典的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审美趣味和人文底蕴,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3合理安排经典诵读的时间
科学合理地安排经典诵读的时间,对于提高经典诵读的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因为二者是息息相关的。首先,要拿出固定的课程给经典诵读,安排一定的时间去进行经典诵读,而不是将语文课的短短几分钟分给经典诵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经典诵读的连贯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经典诵读习惯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其次,想要课下阅读时间也得到保证,教师就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安排相应的亲子阅读的作业,让家长参与其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下的时间利用起来去进行阅读。最后,不管是在语文课堂上还是在经典阅读课堂上,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去了解经典作品,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语
经典诵读是学生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经典诵读,能够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目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而通过继承和弘扬经典著作,能够实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激活传统文化活力,展现经典著作魅力,以古今之大成思想影响和教育当代学生,达到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盛云.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研究[J].考试周刊,2019(25):56.
[2]马英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诗文诵读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5):114.
[3]胡张娟.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离不开经典设计[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3):62.
[4]仲毅.培养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兴趣的路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8(10).
[5]王太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J].新课程导学.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