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司瑞彩
[导读] 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司瑞彩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三道河小学067300
        摘要: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是当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非常困难,获得有效的保证。因此,本文着眼于开放教育背景下中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素质教育;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教学旨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的目的是引导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1 素质教育概述
        当前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是一种旨在改善受过教育的人的许多方面的新的教育模式。简而言之,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特别重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格发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能力发展。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作为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反的新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工作的重点。
2 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中国人的核心素养。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比较传统和落后,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明显提高,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是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既不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又不为学生保留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这种简单的基于记忆的学习只会使学生成为学习机器,甚至导致学生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积极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科目而言,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要做好高效教室的建设,首先必须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简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小学语文课堂的建设,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在小学阶段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有助于实现通识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即通过建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可以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最后,对于通识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来说,在小学建立高效的中文教室可以提高我国小学的语文教育整体水平。通过建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反馈信息的质量也将越来越高,可以有效地提高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4 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4.1 基于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无论采用哪种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提高课堂效能的基础和前提。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驱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学生喜欢语文,他们将主动参加语文学习活动,与老师一起完成一门完美的语文课,从而可以有效地建立小学语文课堂。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对语文课根本不感兴趣,那么他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就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关键。教师应努力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方法。例如,当学习课文《大禹治水》时,老师可以根据文字内容创建适当的教学环境:地球将被巨大的河流淹没,人们因房屋被毁而流离失所,于大帝听到了这个新闻,去水处理时,他忘记了睡眠和食物,“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创造这样的情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大禹最终成功地消除了洪水吗?大禹终于回家了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和自觉地学习该文本,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掌握知识,从而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4.2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切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与高效的课堂建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语言教学发展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挖掘。潜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建设高效的语文课。例如,当学习“地震中的父子”课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学重点进行思考,也就是说,通过课文会感觉到什么样的真理?每天如何与父亲相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对文章的主要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对所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4.3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掌握所学知识,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研究,而在语文教学中,他们盲目地根据教科书对学生进行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更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诚实与信任”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任务,即以“诚实与信任”为题写出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可以明确诚实信用的意义,并自觉地实践这一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与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随着通识教育的实施,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小学通识教育的特殊要求,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有效应对,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室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万霞.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20):58-59.
[2]朱国娟.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J].华夏教师,2020(08):5-6.
[3]李秀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