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徐娟
[导读] 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团队协作,由一个团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徐娟

        四川省绵阳市警钟街小学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团队协作,由一个团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团队协作中,教师自然地充当了指导者角色,学生学习的个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其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本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意义;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可以教授给学生各种语言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合作学习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1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作用
        1.1培养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都是教师对学生展开知识教育,让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阅读或者记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太多的互动沟通空间,教师占据主导。然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要求教师让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沟通探讨。
        1.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生本身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大多是由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在语文课堂上,他们无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2.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也是对语文教学方式的一大改革,凸显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适应了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2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然就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加深。同时,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的理念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学习交流的对象首先是同学,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会有所提升,而且合作学习中更需要小学生具有团体协作的意识,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3.1树立合作学习意识,探索合作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必须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的有关理论,认真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树立起真正的合作学习意识,结合学情、校情探索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合作学习模式,明确学习的目的,探索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3.2进行科学合理分组,实现学生优势互补
        开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就是对学生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组。上述问题分析中,就存在教师对学生分组不合理的现象,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提升教学效果,反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分组可以是优秀学生分同组,也可以是优差结合分组,还可以是学生的内外向性格结合分组,让每一组的学生能够进行优势互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改变语文教学理念,创新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来,还可以拉近学生与其他学生、教师的关系,促使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理念,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语文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作用。教师还要通过合理分配任务,让小组成员能优势互动,并组织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的自主空间,交流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就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3.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合作探究
        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可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合理分析教学知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植物妈妈有办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究,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哪些不同呢?你还记得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课文中知识进行阅读和交流互动,并对其他植物的种子传播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3.5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注重结果评价引导
        开展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完全等于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是有明确的任务引领,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讨论学习。在小组内的成员学习讨论后,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在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成果。再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学习,教师做出必要的评价,并对学生表述观点进行引导,拓展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合作学习中,有时候学生会冒出来很多特性独立的看法,教师不可以个人观点武断地做出判断,而应该积极激励和引导,或者抛给大家,作更深入地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分组分工,然后根据对教材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2]宁春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
        [3]韩蕾,陈丽洁.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