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月8期   作者:任芳
[导读] 以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在其临床恢复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
 任芳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以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在其临床恢复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实际研究中,选取了9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对其常规资料进行了分析汇总整理并对其进行了分组,具体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两组人数一致。患者入院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的是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伤控制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已知P<0.05,因此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来说,对其采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患者的创伤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与传统急救护理措施相比,这类护理措施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并发症;治疗效果
临床中见到的严重创伤患者多与交通事故、跌落伤或是暴力事件有关,这类患者的病情相对危急,多伴有脏器损伤或多部位骨折,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救治。因此要重视急诊急救措施在这部分患者诊疗救治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从而挽回患者的生命。以下笔者以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实际研究过程中,选择了来我院就诊的9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对其常规资料进行了分析汇总整理并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两组人数相等。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3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1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6±8.79)岁。该组患者的创伤持续时间在(1-5)h之间,平均时间为(2.8±1.2)h。实验组内的45例患者中共有24例男性、21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9±7.64)岁。该组患者的创伤持续时间在(1-6)h之间,平均时间为(2.7±1.0)h。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可知,其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可以成立。
1.2方法
首先对照组内患者在入院后使用的是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其次实验组患者在入院后采用的是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评估患者的实际症状。病情发展速度快且病情变化没有规律是严重创伤患者最为值得关注的特点,基于此要在患者入院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其症状与病情进行评估,以确保准确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常规护理工作。②及时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如果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胸部外伤,那么前期护理中就需要对其伤口进行封闭处理。如果患者因为外伤而出现了脏器脱出,则需要先用0.9%的氯化钠溶液纱布将脱出的脏器包裹起来,之后才能够在处理后重新放回患者体内。【1】(3)建立静脉通路。因为严重创伤患者往往伴有多部位的损伤,因此通常需要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主要是为了让药液与血液都能够快速补充进患者体内,维持其正常的生命体征。(4)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详细观察。后续治疗护理中,要使患者的肢体都可以保持在功能位置,并做好患者的体温与呼吸情况检查。之后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以明确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身意识是否恢复。上述检查需要每隔5-10min进行一次,要对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从而为后续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6)心理护理。因为严重创伤患者大都经历过突发重大事故,所以其心理状态难免会发生变化,因此医护人员也必须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清醒后,要与其进行积极主动地沟通交流,让其准确了解自己的病情,之后还可以通过为其讲解治疗成功案例的方式帮助其坚定信心。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和情绪障碍,那就应当为其安排专业的心理疏导。【2】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控制创伤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分析对比。为了便于量化分析,将治疗效果分成了以下标准:(1)显效,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且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措施;(2)有效,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意识和肢体功能明显恢复;(3)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意识与肢体功能都没有恢复。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将结果具体分成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了各项数据的计算处理。以“P<0.05”为判断结论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的主要指标。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创伤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具体来说,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创伤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已知P<0.05,所以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详细数据对比如下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对比
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因此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结论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情况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是临床工作中一类非常特殊的患者群体,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护理效率才能够保证这部分患者的生命安全。现阶段,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已经在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帮助患者缩短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本研究证实,在急诊急救措施的参与下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创伤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已知P均<0.05,所以结论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安焕萍,张艳.观察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并发症情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90+99.
[2]袁建涛.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09):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