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尧 于鹏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山东文登2644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腹壁疝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在原发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年到2020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68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在原发性腹壁疝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原发性腹壁疝;临床效果
腹壁疝属于外科疾病中其中一种多发性病症,其发病机制以腹腔压力升高、腹壁内张力降低、腹壁组织结构薄弱导致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薄弱缺损区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的疾病[1]。腹壁疝的病因复杂,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2]。腹壁疝目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是通过手术治疗,尚未有特殊的治疗性药物。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技术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在原发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年到2020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68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经临床检查为原发性腹壁疝,并经B超、CT、MR等辅助手段确诊;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腹腔转移;②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5±4.7)岁;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2±4.9)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手术,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进行麻醉,取仰卧位,在下腹部做6cm的斜形手术切口,逐层切开并找到疝囊位置,松解并清除周围粘连组织,切除多余的疝囊后,在距疝囊颈0.5cm处结扎,从疝环后壁与补片进行缝合,复位精索。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进行麻醉,取仰卧位,以脐部作为观察孔,以腹直肌外侧作为对称性操作孔,分别做三个手术切口,建立气腹并将压力设置为12mmHg。首先对腹腔内脏器情况、疝囊大小、韧带位置等进行全面探查,将疝囊与腹膜进行松解和分离,从疝囊内面进行电凝,再将疝囊缝合,从疝环后壁与补片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以此评估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 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原发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腹壁疝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通过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不仅创伤性较大,而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原发性腹壁疝,并给予及时的手术治疗,可能会造成腹胀、肠梗阻、肠粘连等症状和并发症[4]。近年来,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广泛,可以明显减少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情况,同时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68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进行分组手术探讨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创伤,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在原发性腹壁疝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陶亮.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壁疝临床效果探讨[J]. 特别健康,2020, (26): 129-130.
[2]田浩,杨柳青,朱英箭. 原发性腹壁疝应用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J].家庭保健,2019, (6): 83.
[3]胡雄辉,杨勇,李鑫,等. 腹腔下腹壁切口疝加强修补术与腹壁切口疝桥接修补术疗效对比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 33 (13): 2085-2087.
[4]吕现军.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腹壁疝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 和C 反应蛋白水平影响[J]. 系统医学,2019, 4 (3): 7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