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凤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500)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血透患者低血压情况,分析其影响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回归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血透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血容量不足是引起血透患者低血压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分别为长期高血压、营养不良、进食和药物影响。结论 血容量不足是引起血透患者低血压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分别为长期高血压、营养不良、进食和药物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做好全面评估工作,注意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控制患者进食的时间和用药剂量,在血透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此降低低血压发生风险,保证预防护理工作到位。
关键词:血透;低血压;预防护理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功能衰退,容易并发尿毒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甚至引起创伤休克等[1]。血液透析(HD,简称“血透”)是此类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手段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约25%~50%的血透患者会发生低血压,低血压是血透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透析不充分会使内瘘闭塞,还会进一步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为了避免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引发一系列问题,应该密切观察血透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血透患者低血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影响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在患者血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归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53例,平均年龄(45.2±4.2)岁,平均血透时间(2.8±2.1)年。入组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血透患者;②与血透前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或收缩压低于90mmHg,伴有头晕眼花、出汗、打哈欠、恶心呕吐等低血压症状[4]。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②精神障碍程度严重,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且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20例血透患者血透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可能造成低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统计,通过分析低血压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
2结果
2.1 120例血透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原因 血容量不足是引起血透患者低血压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分别为长期高血压、营养不良、进食和药物影响,见表1。
3 血透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3.1 血容量不足 没有按时进行血透导致两次血透相隔时间过长,或体重及饮食控制不理想,由于血透时间有限而需要加大超滤率,当大于血浆再充盈率时容易出现低血压。
3.2 长期高血压 心脏由于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扩张充盈受限,心输出量降低,在透析中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导致低血压。
3.3 营养不良 当患者营养不良时,血容量降低,对血透耐受能力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还有受到应激反应减低的影响,患者容易发生低血压[5]。
3.4 进食 在血透过程中进食,容易使迷走神经兴奋,机体分泌消化液引起胃肠道血管扩张,随着食物的吸收分解,胃肠道血容量增大,全身血液被重新分配到消化道,血透有效血容量下降,引起发生低血压。
3.5 药物影响 某些患者在血透前使用镇静药或降压药,相隔时间短,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且尚未恢复,会使全身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进而诱发低血压。
4 预防血透患者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4.1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根据患者的干体重变化、病史、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等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嘱患者减少含水量大食物的摄入量,有针对性地限制盐的摄人,避免血透过程中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低血压。
4.2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对于患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留意,注意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一般采用200 ml/min血流量进行透析,增速不可过快,注意以患者无不适的情况下增速,必要时可采用150-180ml/ min进行血透。巡房护士注意密切观察患者体征,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多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尤其注意老年人、卧床患者。
4.3 纠正营养不良 指导患者每日饮食应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即氨基酸多、代谢废物少的蛋白,并保证至少50%为优质蛋白。注意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尽量少油、低脂饮食。
4.4 控制患者进食时间 详细询问并确保患者在血透前2小时前完成进食,在血透过程中尽可能避免进食,如遇到突发情况必须血透过程中进食,应该选择水分少的食物,减少对有效血容量的影响。
4.5 用药指导 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镇静药的患者,应该对患者做好用药指导,需应用合理剂量,以免对血压、自主功能造成较大影响,从而控制血透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情况。
综上所述,血容量不足是引起血透患者低血压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分别为长期高血压、营养不良、进食和药物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做好全面评估工作,注意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控制患者进食的时间和用药剂量,在血透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此降低低血压发生风险,保证预防护理工作到位。
参考文献:
[1]陈华.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研究价值[J]. 医学美学美容,2018, 28 (19): 10-11.
[2]薛云,吉红燕,沙鑫.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 4 (5): 83-85.
[3]徐建清,郭兰芬.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8, 25 (3): 39-41.
[4]木克热木·艾克帕尔.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饮食保健,2019, 6 (1): 118.
[5]鲁秀娟,戴劲芳.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6, 40 (4): 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