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关节内骨折应用锁定钛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对比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月8期   作者:于鹏 牛晓尧
[导读] 通过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钛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分组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于鹏  牛晓尧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山东文登2644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钛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分组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年到2020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6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4例。A组采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比A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大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钛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均有较好的手术效果,手术难度和风险没有明显差异,但锁定钛板内固定的固定效果优于空心钉内固定,有利于患者后期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骨折;锁定钛板内固定;空心钉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0%~3.6%,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5%[1]。移位大于1mm的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可以有效降低畸形发生率,减轻远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风险[2]。关节内骨折的损伤机制是间接暴力造成关节部分性骨折,直接暴力造成关节面撕脱,或为完全性关节骨折。如果不能对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治疗,患者可能会引起跛行、顽固性跟骨痛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会丧失足踝功能。本研究通过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钛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分组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年到2020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6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年龄为19~79岁,平均年龄(42.3±13.4)岁。入组标准:①均经临床检查及X线、CT等辅助手段确诊为跟骨关节内骨折;②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4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均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A组采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具体如下:A组患者从外踝尖至第4足跖骨作纵形切口,腓肠神经和腓骨肌腱牵开,并将趾短伸肌牵引开来以暴露关节面。在C臂机透视下挤压患者骨折部位,使跟骨长度、宽度初步复位,矫正跟骨内翻畸形,调整Bohler角和Gissane角,自跟腱附着点下方打入一枚直径为4mm的克氏针[3]。B组患者从跟骨外侧作一L形切口,牵开切口皮肤软组织,将跟骨和跟距关节充分暴露。将外侧骨皮质剥开,在C臂机透视下观察关节面塌陷和骨折情况,待关节面完全平整之后,打入一枚直径为2mm的克氏针进行固定。将一枚直径为3.5mm的克氏针穿过患者跟骨关节,修复调整Bohler角和Gissane角,使跟骨长度、宽度初步复位,并通过跟骨钛板进行固定[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Bo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 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B组的手术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比A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大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跟骨骨折一般是由于暴力导致跟骨出现膨出或塌陷,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跟骨压痛、足跟部肿胀和剧烈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可能会引起跛行、顽固性跟骨痛,甚至丧失足踝功能。并且跟骨长度和宽度出现了一定的改变,手术时解剖跟骨局部比较苦难,故而风险较大。传统上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空心钉内固定,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锁定钛板内固定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
本研究通过对6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手术探讨,A组采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手术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比A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也并未有明显差异。B组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大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锁定钛板内固定能够将跟骨后关节面和跟骨关节面充分暴露出来,固定好三维,最大程度地维持跟骨的高度、宽度及长度,使跟骨达到最大的稳定性,完成了关节面的复位和固定。
综上所述,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钛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均有较好的手术效果,手术难度和风险没有明显差异,但锁定钛板内固定的固定效果优于空心钉内固定,有利于患者后期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袁光华,梅永珍,姚红军,等. 锁定钛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比较[J]. 骨科,2015,6(2):91-93,101.
[2]施忠民,邹剑,顾文奇,等.经跗骨窦间隙与外侧“L”形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4)298-303.
[3]冯济陈,王金林,黄正霜,等.跟骨拉力固定螺钉联合微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31例[ J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183-188,265.
[4]段飞涛. 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48):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