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卫生院;江苏常州213152)
【摘要】目的:探究B超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文纳入60例乳腺疾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科室为肿瘤科,此研究以回顾性分析手段展开,回顾性总结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评价B超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B超检查均检出肿块,乳腺肿块最小为1.0×0.8cm,最大为7.0×6.0cm,均值为(3.21±1.59)cm。对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来说,B超检查的确诊率85.71%,漏诊率为4.76%,误诊率为9.52%;对于39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来说,B超检查的确诊率为69.23%,漏诊率为12.82%,误诊率为17.85%。将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B超诊断的确诊率、漏诊率、误诊率进行统计学比对,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均可见病灶不规则形态,边界不清晰,内部不均匀回声,血流信号丰富。结论:B超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均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误诊和漏诊情况,因此对于疑似患者,若B超检查结果不明确,应再行病理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关键词】:B超诊断;乳腺疾病;临床应用效果
乳腺疾病近年在我国临床的发病率有了明显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女性群体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应通过有效手段尽快对患者进行诊断,明确患者病情,以便于临床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制定[1]。随着影像学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B超者一技术在我国临床的应用率越来越高,这一技术对多种疾病均有着理想的诊断价值,为进一步探究B超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纳入60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文纳入60例乳腺疾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科室为肿瘤科。6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跨度为25岁至61岁,(43.45±3.08)岁为年纪平均值。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患者组间资料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患者不存在意识或认知障碍,无严重听力障碍,语言功能正常,能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可自行决定是否参与此次研究;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排除除乳腺疾病外患严重身体疾病如:肝肾功能衰竭、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2)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的患者;3)排除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的患者;4)排除因各种因素中断此次研究的患者;5)排除身体素质极差,生存时间短于此次研究时长的患者;6)排除曾接受乳房假体植入手术、乳房塑形手术的患者。
1.2方法
此研究以回顾性分析手段展开,回顾性总结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以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频率:3.5MHz-7.5MHz。患者保持平卧体位,指导患者上抬双手,将两侧乳房充分暴露,以顺时针方向、以乳头为中心对患者乳房进行放射状的扫描,对患者乳头、乳房的变化进行观察,若探查到异常回声或是肿块,则以十字交叉法进行扫描。以患者乳房为中心分区展开检查,对肿块的存在位置、大小、形态、钙化情况、是否存在包膜、内部是否存在回声等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肿块周围血流状况、肿块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评价B超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产生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19.0版本软件实现统计分析工作,运用t检验验证二元比较正态分布资料,应用方差分析功能验证多项比较正态分布资料,如果SPSS19.0给出P<0.05的结果,表明各项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肿瘤大小
60例患者经B超检查均检出肿块,乳腺肿块最小为1.0×0.8cm,最大为7.0×6.0cm,均值为(3.21±1.59)cm。
2.2B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对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来说,B超检查的确诊率85.71%,漏诊率为4.76%,误诊率为9.52%;对于39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来说,B超检查的确诊率为69.23%,漏诊率为12.82%,误诊率为17.85%。将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B超诊断的确诊率、漏诊率、误诊率进行统计学比对,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3乳腺疾病的B超检查特征分析
确诊的1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1例病灶呈现出不规则形态,8例患者病灶边界不清晰,5例患者内部表现不均匀回声,2例患者病灶周围血流信号丰富。确诊的27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患者病灶呈现出不规则形态,20例患者病灶边界不清晰,20例患者内部表现不均匀回声,21例患者病灶周围血流信号丰富。
3讨论
乳腺疾病是女性群体常见疾病,近年发病率增加,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威胁,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保证女性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来说,B超是常用手段,B超技术可对乳腺良性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也可为恶性病灶的诊断提供临床参考信息。特别是对于直径大于10cm的肿块,B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对病灶的血流信号情况、钙化情况进行清晰的展现,且还能对病灶轮廓、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2]。
本文以回顾性分析手段展开研究,结果显示B超对乳腺良性及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分别为85.71%、69.23%,与国内相关报道[3]的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B超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均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误诊和漏诊情况,因此对于疑似患者,若B超检查结果不明确,应再行病理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越.B超与钼靶X线摄片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差异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4):59.
[2]袁娅娅.B超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浅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3):137-138.
[3]董亚青.B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医生,2017,2(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