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袁永伟
[导读] 每个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历史学科同样如此。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识到学困生的存在,并且从深层次分析学困生存在的原因。
        袁永伟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摘要:每个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历史学科同样如此。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识到学困生的存在,并且从深层次分析学困生存在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在对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借此提升高中历史整体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困生;转化教育
1 高中历史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1学生缺乏学习意识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终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而不是单方面地依靠教师去传授。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最缺乏的并不是学习兴趣,而是学习意识,一种主动去学习的意识。大部分的学困生都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会主动地去学习,偶尔完成作业也是因为外部因素、外部压力所迫,而不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自己应该学习,例如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等这些知识点就是需要记忆的,能找到巧妙的记忆方法固然好,但是大部分的知识点还是需要不断地背,不断地巩固去加强记忆,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学习意识的现象。
1.2学生学习方法不合理
        自古以来,就有事半功倍的说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跟做事的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学习来说,合理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学困生中不乏部分学生对高中历史、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也有着主动学习的意识,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在历史这门学科上取得成绩,这就是学习方法不合理所导致的。很多学生每天都在花费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学习,但是没有取得与自己付出相等的学习回报,这时候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地打击,学习效率也会大幅下降,以此往复,便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危机。因此,使用合理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它会让学习学得更加轻松、自由,让学生在学生中找到乐趣,感受快乐。
2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中古古语有云:“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即只有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才会愿意和你学习并相信你所教授的知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教师的关爱与支持,不会有因失败而受惩罚的恐惧,在面对课业时才不至于退缩而敢于尝试学习。所以走进学困生,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不建立真挚的情感沟通,转化会非常困难。最初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不从历史知识谈起,可以是上学时间的同路、午休时间食堂的遇见......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谈论各自喜欢的书籍、音乐、健身运动、影视作品、当下热点新闻以及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等,这些日常接触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和力。


2.2 优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求宜立足于中等生,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争取在课堂内使绝大多历史生经过努力能够听懂、学懂。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重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力;对学困生,则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其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学困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变“攀高求难”为“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大纲要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和结构;在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历史思维方法;在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这里,“夯实基础”是转化学困生的立足点,“滚动提高”是转化学困生的努力目标,在教学中,二者应当兼顾。在教学进度上,变追求过快为合理安排。一般说来,应当根据大纲要求,保证新课讲授时间。在学困生面较大的班级,则应当适当增加新课讲授时间,减少复习时间和复习的轮次。
2.3 做好课堂导入,提高学生积极性
        “导入技能是讲解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学习动机,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好的导入是一节成功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很多教师认为对于学困生来讲,历史课堂的导入最好采用提问式,但是,学困生的课堂更需要导入,并且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因为由于成绩长期处于不理想状态,学困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尤其若是安排在早晨第一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上课,他们更会觉得困倦。这种情况出现后,即使教师再怎样组织课堂,效果也不理想。而一个有趣的导入能很大程度提高他们学习热情。针对于学困生,在导入选择上要注意:深入思考形式的尽量不用,史料生涩难懂的尽量不用,而是多采用故事、漫画、图片、影视资料或简单明了的史料进行导入为好。
3 结束语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学困生转化是关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教育整体发展的大事。在转化过程中,让学困生爱上学习、爱上历史,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渗透于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共同解决学困生的问题,提升学困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冰. 浅谈农村中学历史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5):74-74.
[2]张春季, 李连清. 农村高中历史学困生调查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以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 456(06):16-18.
[3]麻喜锋. 影响高中生出现学困生现象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6):611.
[4]张昌印. 用爱架起沟通的桥梁——高中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0299-0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