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行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荷花中学 410300
摘要: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同学们做好榜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而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导、管理他们。作为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真正做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交流沟通的耐心,并且要付出自己的心力和心血,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来真正做到关爱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是平等的。本文基于初中班主任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探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策略探析
引言
初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某一科目的教师,不仅要负责教学还要对学生以及班级进行综合全面的管理,因此,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班级活动等都需要班主任全权负责,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很多精力,也因此班主任需要以学生为基础从多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不断优化管理方法以便对学生的全面管理。
一、与学生构建对话形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想要真正做到关爱学生,那么首先就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平等,这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及教师指导工作的前提。作为班主任,应当在开展对话之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不同特点,这样在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的对话风格,甚至是不同的对话语言,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让自己和学生在同一位置,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也能够互帮互助,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能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集体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品格。例如,班主任在面对后进生时,可以单独找他们谈话,但要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能忽略任何一名学生的感受,因此班主任在与他们进行对话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自己阐述心里的真正所想,这样班主任不但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班级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班主任在学习生活当中,也需要给予这些同学们一些关爱,让他们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他们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个集体当中,同时也能够为这个集体做出贡献。
二、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完善班级制度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引者,是连接学生和其他教师的重要“桥梁”,所以班主任要想做好管理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班级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度,才能使班级不断进步和发展。首先,班主任需要建立班干部制度,竞选班级的管理干部,将自己手中的一些管理工作下放到班级干部的手中,引导班干部成员按照要求对班级中的其他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地发现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反馈给班主任,或者自主解决。班级的管理工作还需要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人员的共同参与,明确不同干部的工作内容,实行民主的竞选制度,选择出学生们真正信服、工作能力强、具有责任感的同学作为班级的干部,由班干部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在集体互动中,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其次,完善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内同学的行为做出明确的要求,并且确保同学都能按照班级的行为规定做事。为了保证学生们能自主地根据制度行事,班主任还要完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同学、具有良好道德节操的同学进行相应的奖励,比如赠送小礼物、颁发奖状等。对于那些违反班级纪律的同学采取一定形式的惩罚,比如打扫卫生、抄写课文等。
在这样建立班干部队伍,完善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班级管理活动不仅可以有序开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遵守制度、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发展。
三、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初中学生最关心的其实还是学习情况,他们希望通过考高分儿来证实自己不断的成长。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与学生的交集很多,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与学习有关。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自然就是学习。因此,笔者建议,在我们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用我们作为前辈的学习经验,用我们作为专业教育者的学习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抓住学生的心。因此,笔者建议,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首先应该是一名教师,我们与学生之间谈论的话题,需要承载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多种教育目标,而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基石是知识教育。也就是说,初中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因而班主任应当在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将教育重心放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效率的提高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较好的氛围,这样便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成绩。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具备崇高的人格品质,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分析课程中的知识点。然后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一系列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活动。课程结束之后,可以就所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若是觉得这种方式新颖,可以在以后教学中继续坚持,如若学生反映不好,要及时纠正。这样便易于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重视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团结协作的能力是集体成功的必要条件。它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与沟通过程中感到愉悦。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有很多事情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需要团队合作的力量。团体之间的合作在社会和学校中都很普遍。学校是一个大社会的缩影,可以使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体会到这一现象。学生可以在学校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例如,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可以有目的地添加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内容,以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与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日常的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参加课外集体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活动体验,更好地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例如拔河,接力赛,辩论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需要有计划和有意识。帮助学生发展这种集体意识。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增加团队凝聚力,班级更加和谐。
结束语
总体来说初中班主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的改革模式进行对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完善,通过制定管理目标、提升班主任自身素质水平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逸如.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研究[J].才智,2019(18):136.
[2]汪顺兰.初中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模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15-516.
[3]甘庆棉.浅析乡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14-115.
[4]严忠英.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时效性[J].农家参谋,2019(10):280.
[5]李田惠子.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