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培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 湖南省怀化市 418000 )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教学的普及和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关注,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顺应教育信息化改革方向,提高教学实效性。在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的要求和高中思政政治课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准确把我高中学生心理调动学生兴趣、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是青少年,三观还未定型,极易受到网络环境和语言的影响。
顺应时代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重要抓手。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期间,人们也看到了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教学得到普遍应用与认可,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关键课程,更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落实信息技术要求,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在思想方面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辨能力。
一、网络环境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1.网络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网络环境也逐渐形成。网络环境是人工创设的最庞大的环境,泛指整个网络时代下的社会环境,既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存在于现实社会环境中的一切要素,又包括区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环境。
一般而言,网络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虚拟现实性:网络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了一个虚拟世界,以数字化的无形状态存在,具有虚拟性。同时,网络世界的存在又是客观的、现实的,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
信息海量化:网络数据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有别于传统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和传播迅速快的特点。让人们可以置身于浩瀚的信息海洋,选择和利用海量的信息资源。
开放共享性:网络环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可以共存共生,网络社会文化更为多元化。超越时空,又强调平等与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能在网络世界中得到更多的包容与平等对待。借助网络平台,人们可以实时交互或非实时交互,沟通更为便利。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内涵及现状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效果与教学预期目标之间的相符程度,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指的是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即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课程设计努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能力目标指的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学习课程知识不是简单地背诵就行,而是要知行合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改变的是学生的思想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即通学习,将所学知识“入心”、“入行”。
知识目标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显性方面,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方面。根据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高中政治题的设置都要基于一定的现实情境,需要分析和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这对知识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各个学校基于考试和升学压力,竞争非常激烈,在教学评价中看重分数,往往忽略了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情况。很多学生也认为政治不实用,太难背,不愿意学习政治。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不高。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提出
实效性是教育的生命线,是评价教学的重要指标,离开实效性谈教学是无用的。
在网络环境下提出增强基础教育教学实效性,顺应了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此外,新冠疫情期间,既要落实党中央疫情防控的要求,又要保障持续性教学,网络教学得到广泛应用,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发现了不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网络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顺应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对高中生进行正确价值引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讲好思政课不易,因为思政课是动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课程,是与时俱进发展着的社会型课程,是需要带着辩证思维不断继承创新的课程。网络环境既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平台,但也对教师的能力和权威提出了挑战,使高中思政课教学环境更为复杂:
1.网络环境下学生主体性增强,但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但也受到了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冲击,甚至新兴文化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格的塑造。
3.教学手段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但存在运用不够熟练、流于形式等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实施者和调控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办好思政课程,关键在教师!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用适合的方式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教学中不仅讲述知识,更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育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情。
其次,要树立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观。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强体验感和实效性。
再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观。新《高考评价体系》在考查知识的记忆、理解的同时,更强调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科学考查。
教师应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新时代的高中思政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事业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用扎实的知识教育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
2.准确把握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要准确把握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高中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但不够深刻;有学习的欲望,但贪图享乐;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持续性不够。
第二,培育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展示政治学科魅力,改变学生思政课“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给予学生清楚及时的评价,妥善进行奖惩。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觉性。
3.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优化
网络环境下,要及时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结合网络社会的发展情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进行设计。
第一,甄别有效网络信息巧妙融入教学。遵循“三贴近”的原则,筛选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网上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信息,融入思政教学中,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堂。
第二,把网络道德和网络生态文明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当中。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生态文明观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4.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第一,思政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融入新技术,增加课堂趣味性。但不能为了玩花样而创新,信息技术应当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第二,借助信息技术,探寻家校合作的新模式。网络环境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仅仅靠思政教师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借助软件设备,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家庭要引起重视,学校要加强引导,社区要加强宣传,国家要加强监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姓名:张彦培 出生日期:1989.6 性别:女 籍贯:土家族??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中二 ?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邮编:418000 ? 单位:怀化市湖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