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乾梅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丹梯完小 672711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是数学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应用性。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重视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要重视的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和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针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中的计算能力是提升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和数学学习素养的基础,在培养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活力,培养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优秀习惯,提升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简述了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其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重要性;策略
一、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能力不但是数学的基础,还是数学的核心所在。对于小学低段数学来讲,计算占到教材内容的七成以上,而绝大部分的低年级数学试题都和计算相关。所以,只要计算能力足够强,小学数学成绩就肯定好,反之,小学数学就不可能好。从应试方面来讲,以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为例,其数学试卷涉及到大量需要计算的步骤,如果每个计算步骤能够快两三秒钟,那么就能够节省约几分钟、十几分钟的考试时间,这就为提高考试成绩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从学习方面来看,有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不多,但是其考试成绩却比整日学习的学生要更好。许多家长认为,这些小学生是天生的智商高,但其实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计算能力足够强。其他小学生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的试卷,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只需要不到15分钟。由于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考试成绩也会更好,而其自信心也会更加的强,能够更加自主自发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全面的提高。从素质方面来看,计算能力较高的小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做题时常常使用演草纸,做完题后有校对验算查的习惯;其次,计算能力强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耐心,能够应对枯燥的计算题目;再次,有着较强的专注力,并且持续的时间较久;最后,计算能力好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心算能力和记忆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增强计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地方:首先,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到的口算以及加减乘除的学习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所在。其次,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学习习惯的养成结果较差就会直接体现到计算能力上;而计算习惯不好的话,又会将这种不良习惯延伸到其他学科上面。最后,由于小学低年級的数学内容绝大部分都涉及到计算,如果计算能力较差,学生面对试题时往往是束手手脚,会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数学,并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心。由此可见,计算能力的训练最好从小学低年级着手,培养孩子们对数和数的计算的感觉,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使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判断,同时应对复杂数学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使其主动学习以打造高效课堂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比如说,在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到数学,这也是第一次碰到数学计算,如果按照传统的刻板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导致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小明原来有10支笔,现在又买了12支,现在他一共有多少只?并请同学举手回答。
而在回答过程中,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要对他进行鼓励,引导他计算出正确答案。切记,不能急功近利,只要学生计算失误了,就对他进行批评、指责。而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
2.重视错题分析,养成良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可在课堂教学时故意留下几点错误或疏漏,然后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错误。这种错误教学的方法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度,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错误的过程中体会到极大的成就感,使其在成就的激励下提高课堂学习的时效性。例如,在讲到乘除法的计算时,可留出一些易于发现的错误,将49÷7=7的结果标为49÷7=6,。个别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能发现这个错误结果,指出49÷7=6中的错误。通过这种质疑并改正的错误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数学计算的内涵。
3.增强口算训练,重视口算应用机会
在小学低年级学习阶段,如果可以提高对口算的重视度,加强在口算方面的训练,就能够极大的提生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在许多家庭中,学生的父母会带着四五岁的子女去参加珠心算的培训班,这就是为提高数学计算的精准度和速度而准备的。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口算练习的重视,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几分钟内开展一些口算练习。通过抢答、口算竞赛等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每节课开始时的口算练习,让孩子们在口算方面逐渐达到娴熟的程度,并将口算练习强化成必备的日常行为,切实提升他们的口算水平。
4.结合学生生活,提升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生活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常所,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提升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的方式来实现。低段小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应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实际的问题,也会提升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信心,提升低段小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兴趣。逐渐的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升低段小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设置一些场景,如“班级中教师想要为学生购买学习文具用品,学生实际需要的是铅笔5支、橡皮2块、尺子1把、圆规1个。班长在文具商店中得知铅笔每支1元、橡皮的,每块0.8元、尺子每把是2元、圆规每个是5元,班级中一共是20人,一共取需要多少钱?”在计算的式子开列出来以后,学生对就按的方式争论不休,有的学生说先计算加法、有的学生说计算乘法,教师应用这样的方式,成功的激发了低段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了数学思考意识,有助于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和考试题目中,计算类的内容和习题有着很大的比例。而小学生是否在低年级阶段养成较强的计算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从低年级开始,通过严格系统的计算练习,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计算习惯,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林.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数的基本计算能力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58-61.
[2]王德珍.小学数学低段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表演”——培养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数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17
[3]陈秉伟.再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2):175.
[4]吕艳.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西藏教育,2014(0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