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珍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阜阳经贸旅游学校 236124
摘 要:众所周知,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隔代教育又越来越难,所以农村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推进时,面临着较大的阻碍和压力。想要使农村地区的初中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和进步,就需要相关的班主任从点滴做起,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落到实处。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初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相关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方法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也开始逐年递增,这便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留守儿童的日常起居大部分是由他们的祖父母所照料的,而这些老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也比较松散,这便使得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初中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推进时,面临着较大的阻碍和压力。因此他们只有密切结合农村地区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出恰到好处的德育教育计划,才能使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更加轻松顺利地进行,进而为这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1农村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所在
1.1更好地帮助初中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般来说德育教育设置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的品质。为了使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活动可以更加轻松高效地进行,就需要相关的班主任教师紧密结合农村初中生的各项特征,以及初中生的心理需求,采取恰到好处的方法来为初中生创作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使他们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活动中去。例如相关的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帮助之下,为初中生搜寻一些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等其它的视频资料,让他们进行观看,在观看结束之后,班主任再引领他们一起对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挖掘和探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可以增强学生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友谊。进而不仅可以使当下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还可以为后续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初中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所经历过的事物以及所接受到的教育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他们三观的确立产生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的班主任教师在督促初中生完成学业的同时,可以加强对他们道德素养的教育。一步步地将德育教育的相关理念在初中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进行渗透,从而在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同时,也可以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乐观地成长。
2 农村地区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开展德育教育的机会不多
我们都知道,对于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从小所接收到的教育理念便是,只有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才能有机会走出去,过更好的生活。因此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这便会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开展德育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几乎都会集中在一周一次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大部分的时间也只是会简单地对初中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进行适当的点评,还有就是同初中生一起做一些关于价值观的讨论。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几乎没有了任何别的参与德育教育的机会。
2.2农村初中生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偏差
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来说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偏差。
这主要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数的时间都需要来自爸爸妈妈的关爱和鼓励。然而大多数的父母由于生活的需求,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外地打工,因此并不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与他们适当的鼓励和关爱。进而使得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而这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了实现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就需要相关的班主任教师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初中生心里,认真倾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心理感受,并在此基础上给与他们适当的关爱和鼓励。如此一来便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更加高效顺利地开展,另外也可以强有力地帮助初中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3 农村初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
本文已经针对农村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实施状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说明,下面本文将针对农村初中班主任优秀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
3.1班主任从自身做起,为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们都知道,班主任在大部分的学生眼中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因此他们的言行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农村的初中班主任想要使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可以更加顺利、更加高效的执行,那么就需要他们能够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道德素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为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德育教育的顺利执行。例如,当班主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时 ,就可以在日常的点滴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给与学生适当的关爱与鼓励,从而一步步地引导初中生养成关爱同学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3.2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得到了相对可观的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为了使德育教育在农村初中学校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落实,同样需要相关的班主任教师能够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完善和创新。例如他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班主任教师为初中生讲解了与德育教育有关的一些内容之后,便可以让初中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如此一来,便可以为初中生提供更多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有利于他们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思维的活跃,进而为德育教育更加顺利地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强对初中生的鼓励与肯定
上文已经提到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由于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而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偏差,因此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就需要相关的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能够给与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这些初中生得到一定的认同感,还可以使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更加高效顺利地执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关于这一方面的落实仍然有待提高。这就需要相关的班主任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使这项工作更加高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1]韦克浪.农村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及其重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11):17-17.
[2]骆雪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45):213,209.
[3]李林泉.农村初中班主任如何对班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