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胡艳华
[导读] 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都是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为了教育与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班主任就要深入了解学生,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通过激励措施的实施,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高素质、高品德的新时代人才。
        胡艳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桂畔小学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都是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为了教育与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班主任就要深入了解学生,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通过激励措施的实施,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高素质、高品德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措施
        引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竞争风气,而且能够促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健全发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提高了德育教育质量,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一、结合学生差异
        每一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道德水平、兴趣爱好等等,都需要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实施激励策略,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首先,需要与学生有一个深入互动,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激励策略。比如针对学习态度端正,日常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针对学习态度消极,道德品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侧面引导与教导,带领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并且及时改正。其次,小学生的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还可以通过道德楷模的树立,引导不同学生争先学习。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将积极的一面、健康的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模仿与学习,最终取得进步。在学生中,可以选拔道德品质优异的学生作为楷模;也可以在道德品质较差学生中,选拔进步较快的学生,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较大进步。最后,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联系,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一个深入了解。并且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实现合作共育。比如告知家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家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给予激励、鼓励,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改正缺点。
        二、给予情感关怀
        无论是言语,还是肢体、表情与眼神,都要给予情感上的关怀,才能实施激励教育。而且要做到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的并重,才能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求。首先,班主任要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与主旨,清楚自身的角色定位。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要始终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谈话。还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与情感上的互动,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与安全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平等、友好互动平台的建立,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敢于主动与班主任交谈。其次,情感关怀要体现与渗透在每一项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如沐春风,收获美好。比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要不断激励,学习他人的方法与技巧,然后取得成功。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带领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

比如家庭贫困的学生,也要送去关怀与鼓励,带领学生重拾信心,在逆境中变得更加强大,看到成功的希望。
        三、借助生活平台
        德育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还要借助生活平台,来实施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获得健全发展。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保护环境意识、互相帮扶精神等,都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促使小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为自身的行为感到骄傲与自豪,就需要将德育理论转化为实践行为,实行激励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专题讲座等方法,进行德育知识的宣传,并且实行一些激励措施。如对于认真完成作业、热心帮助他人的同学,给予相应的表扬与奖励。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促使每一位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主动帮助他人,主动保护环境,尊敬师长等,成为一名高素质学生。其次,展开课外活动。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落实,除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下,还需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比如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困难、主动照顾孤寡老人、主动清理杂物的同学,通过物质奖励、提名表扬等激励方法,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做到知行合一
        德育教育不仅为理论教学,还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为了避免口头主义,就需要通过激励措施,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时刻牢记德育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首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创设情境、现代化信息技术等,鼓励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识与技能,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德育内容,实现深化与内化。其次,借助各种节假日,来进行有效落实。如“植树节”、“教师节”、“母亲节”等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并且将自身的感悟与体验记录下来,明白真正的德育教育,收获更多成功的喜悦。最后,还可以借助各种比赛竞赛活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等,来实施激励措施,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就可以通过结合学生差异;给予情感关怀;借助生活平台;做到知行合一等策略,来实施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慧敏.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J].亚太教育.2019(03)
[2]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
[3]邰阳.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初探[J].情感读本.2020(09)
[4]刘珂.浅谈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J].科普童话.2020(20)
[5]丁连云,秦静.浅谈德育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03)
[6]吴霞,卢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巧妙激励方式[J].中华少年.2019(03)
作者简介:胡艳华(1975年—),女(汉族),广东顺德,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桂畔小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