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尕藏尖措
[导读]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阶段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德育,不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尕藏尖措
        青海省玉树州第三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阶段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德育,不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加强学生品德素质培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学生德育培养,完成班级管理任务,从而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提高
1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1.1班主任的教学管理理念存在不足
        针对当前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的现实情况分析不难得知,很多班主任为了彰显自己的教学、管理成果,更加看重学生文化课程的成绩,依旧秉持着“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管理理念,导致学生的德育素质未能得到有效培养。
1.2师生之间沟通存在不和谐因素
        德育工作与其他教学工作不同,更看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具备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才可以通过交流来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渗透。然而,就当前的教学情况而言,高中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提高,缺少心与心的沟通。有些教师为了提高所谓的班级管理质量,往往还会通过“强制性”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却导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出现了沟通的隔阂,最终甚至还会出现矛盾激化的恶性循环。
2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2.1利用互联网,寻找德育资源
        互联网上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德育资源,高中班主任应该有效的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由此获得道德水平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会应用互联网,寻找多样的德育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如,笔者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发现班级上的学生存在着自私自利,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感受的问题,为了使这些学生能够关心他人的感受,改正这些问题,笔者开展了一个“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主题班会活动。在这个班会活动开展前,笔者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多种多样的关于帮助他人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源,将其制作成了一个课件。在班会活动开始后,笔者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笔者制作的课件,使学生通过课件和笔者的讲解,更形象地了解本次班会内容,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在情境中了解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意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在本次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巧妙地利用了互联网进行了德育资源的搜集,向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德育资源,使学生获得了熏陶,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2.2树立良好形象,坚持以身作则
        在班级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是由学生以及各种优秀班干部以及一位十分重要的导入者班主任所共同构成。作为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少不了与同学们进行打交道,而处在这一时期的同学又是十分敏感的阶段。在一开始入学的时候,同学们会在内心给老师一个印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同学们又会给老师进行定性,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的言谈举止都是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一般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对他们老师是否喜爱就已经有了定数。由此可见,高中班主任对于同学们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教师更要注重自己平时的言行。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比方说,首先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保持自己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这样的表现才能对学生们产生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们对班主任的喜爱程度有利于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高中的学生对于小细节的观察也是十分的仔细。同学们会下意识的观察教师生活中的小细节小习惯,心里默默地给老师进行评分,因此教师在平常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自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不要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尽量为同学们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2.3重视实践,开展德育活动
        实践是教学的目的,也是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而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在“说”上,学生对于良好品德夸夸其谈,然而落实到“做”,学生却始终迈不出那一步。“思想上的巨人,行动的上的矮子”一向是学生良好品德培养上的一大问题。而这就是教师不注重德育活动,使得学生无法将思想转化为行为导致的。良好品德不是一种知识,而应该是展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素养,故教师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促进,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例如,在“敬老”这一品德的培养中,教师即可以在敬老故事以及相关理论的教学后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做义工,以此让学生践行良好品质。而学生在活动中则可以分为小组分别为不同的老人服务,为老人做必要的体力劳动,给老人讲故事,与老人交流缓解孤独情绪等。而在活动的最后,在老人的感谢声中,学生也能充分体会到道德行为的成就感,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提供反馈。而在“世界卫生日”,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路线在学校的附近“巡逻”,处理学校周边的垃圾,撕下学校附近墙上的小广告等,而面对焕然一新的学校,学生同样会感受到成就感。这样,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教师不仅让学生将良好品德从思想转化为行为,还通过成就感的反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品德,让学生在良好品德的培养中更进一步。
3结束语:
        在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包括学生的思想情况,所以,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必须要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渗入德育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中外交流,2018,000(031):62.
[2]谢瑜.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时代教育,2018,000(006):65-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