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王永乐
[导读] 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通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综合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对课堂进行科学的设计。文章对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

王永乐    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楼子庄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5
【摘要】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通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综合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对课堂进行科学的设计。文章对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43-01

        所谓深度学习是以一定程度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转移所学知识,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学数学的深入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应要求。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的数学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展开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培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等五种数学意识,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中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解“3×3-3+3=9”“3×3+3÷3=10”这系列的基本数学公式的运算方式时,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十分常见的数学符号,帮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正确掌握这些符号的用法。在对称、平移、图形的变换等图形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相应的图形意识和空间意识,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更好地掌握二维空间甚至三维空间中的一系列图形变换,从而得到更好的整体提升。教师在统计学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基本部分,还要通过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数学意识对于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更应该重视这部分内容。所谓数学应用,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课堂上所学的数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属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目的归宿”的目标。在讲授“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月、日相结合。在教学“千克、克、吨”部分时,应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物体的重量联系起来,使数学学习内容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了解、获取知识,了解到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到每一个知识的概念,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具象化思维内容,在遇到题目和困难的时候灵活使用。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课程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可首先引入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游戏活动,让学生首先对内角的概念与定义了解清楚,再进行具象化的活动,即求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为了更好落实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可让学生利用量角器,对不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测量并计算。由于人工计算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误差,而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求证。有了猜测,就需要求证。接着,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方法一:拼一拼,把三角形的3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方法二:折一折,把三角形的3个内角折叠凑在一起,是一个平角;在这样持续性的流程,提出问题、实践操作、合理揣测的方法,使得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与知识体系了解得更为充分,深入学习的模式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知与记忆,其数学概念也更为清晰,在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快速反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更为高效率、高准确度地回答问题。
        三、引导学生深度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
        深度学习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采用问题教学法,同时要控制好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教学价值。例如,在展开“分数的意义”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深度学习的目标即为核心知识——分数的定义概念,教师可首先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不同图片的展示,可将一个圆形分割成两份,每一份即为二分之一;将正方形分割为四份,每一份即为四分之一;将长方形分割为三份,每一份即为三分之一。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判断和分析,将分数的表达方式学习,为后续自主掌握、使用和运算分数打下基础。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追求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契机,引导学生的自主操作,即可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因此得到锻炼。例如,“有余数的除法”一直以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剖析概念,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跳出“纸上谈兵”,理解余数出现的原因。首先,让学生将8粒豆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中,然后再将9粒豆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中,学生会发现分完以后剩余1粒豆子,这1粒多余的豆子就是余数。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学生计算能力、实践探究能力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四、通过数学课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为了践行深度学习的目标,教师还需要在数学课程中穿插一定生活化的情境问题,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工作过程之中,教师可先以简单的特例——等边三角形作为教学的引例,让学生了解到三角形内角和及其变化。此时,学生能够发现不论三角形的形状发生什么变化,其角度变化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寻找的。教师就需要抓住这一契机进行深入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对角度的思考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边长变化并不会影响内角和等特质。在课外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并不止于此,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应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相关知识,并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三角形相关基础知识拥有更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实用知识点,真正意义上达到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生活的目的,落实深度学习的长远目标。
        总之,深度学习课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有效的深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研究教学计划,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才能有效地提高深层课堂教学质量,进而能够不断提高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静.用“好问题”撬动深度学习[J].小学数学教育, 2020 (08) :4-6.
[2]陈昌文.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0(04):78+77.
[3]钱春芳.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J].名师在线. 2018(01):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