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程晓凤
[导读] 群文阅读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兴起,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英语阅读提出的要求,本文提出运用群文阅读理念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英语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程晓凤   剑阁县东宝小学校  628303
【摘要】群文阅读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兴起,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英语阅读提出的要求,本文提出运用群文阅读理念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英语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11-02

        阅读是一个符号输入并内化理解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或应对考试中,我们的阅读材料是开放的,不规则的。这种开放性、不规则性要求我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选材的时候打破单篇文章在思维方式上的垄断,为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创新构建思维、系统化整合能力创造条件。除此之外,所选文本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引起学生情感、态度上的共鸣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围绕主题,根据课内文本选择适切课外语篇
        主题是文本所体现的或表达的主旨大意或中心思想。程晓堂认为,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内容(程晓堂,2018)。学生的主题获知、感悟能力直接影响其对文本的理解、思维发展的水平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主题相关的前提下选择文本,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阅读课内外同一主题内容,强化高复现率词汇、表达,同时又能实现对主题的多元化、深层次理解。
        1.主题的剖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有二十四个话题。“国家和地图”是“世界和环境”这一话题项下的重要子话题。课标中文化意识的五级标准提出: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教育部,2012)。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Section B 的Reading 为例: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是一篇介绍新加坡的文章,文中介绍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语言、饮食以及特色夜间动物园。
        2.语篇的构建
        群文语篇的构建,根据重要程度可以从话题、文本体裁以及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关联。从话题和文本体裁上说,这篇文章属于国家介绍说明文,从语言表达来讲,这篇文章多使用现在完成时。从这三个角度出发,笔者进行了文本筛选,并根据八年级学生现有英语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本单元现在完成时的语法知识点进行文本改编,形成了课内课外群文阅读的材料,一篇介绍英国的首都、构成、历史文化、气候、货币、风景名胜等的文章,另一篇介绍印度的位置、首都、语言、人口、农作物、工业、泰姬陵、印度服饰的文章,还有两个介绍韩国与法国的信息表格,用于群文阅读后的写作课素材。
        二、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群文阅读
        1.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把握文本主题与行文结构
        充分的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在自主阅读前,通过设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教师再提供一些其他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读找到段落主旨句,发现文章结构,把握文本主题,画出文章的思维导图。
        [教学片段1]
        T:Have you ever been abroad?Do you want to travel abroad?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Recognize some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Present some symbolic pictures of some countries:Japan,the UK,the US,Australia...)
        T:Do you know where Singapore is?(进入正题,根据图片提示呈现:It is a small island.It’s close to the equator.
        学生自主归纳出每个段落的大意,认识到文章从地理位置、人口、语言、食物、夜间动物园以及气候来介绍新加坡的行文思路。
        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另外两个语篇。群文阅读在文化知识的横向广度与思维培养纵向深度中同时进行。



        2.多样、分层设计问题链,学生在不同文本内容、问题思考中逐步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通常遵循以下实施过程:创设相关主题的情境导入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快速阅读以获得文本大意,梳理文章结构——仔细阅读以提取事实性细节信息,分析探究文本意义——再读升华主题,回答参考性、评价性问题,挖掘文本人文价值。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引领学生积极地主体性地投入阅读,使得学生在不自觉中习得相关的语言表达,感知并提高相应的文化意识,在不同层次的问题回应中提升思维品质。同时,群文阅读提高了主题词汇的复现率。课前自主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感知主题词汇,课外文本阅读不仅仅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内词汇,更从主题意义上扩展了相关词汇。学生在语言运用、文化体验、思维训练、情感表达中高频率使用主题词汇,活化词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建构词汇的自我意义。
        在多种材料以及阅读形式的活动中,教师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群文中找出相同的“基因”。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在国家介绍类群文阅读中加深了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与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家国情怀。
        [教学片段2]
        T:Suppose my parents are conservative.They only like Chinese food.They fear that they won’t eat well in Singapore.Can they?How about in India or the UK?
        T:However,I want to try some new food.Which country do you suggest me to travel?
        T:Which season is the best time for us to Singapore?Why?And India?The UK?
        T:What climate do the three countries have?Why?
        T:Suppose my sisters doesn’t like long flight.Which country is proper for her to go?
        以课内文章为例,文中讲到新加坡是个一年四季都适合去的地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使得新加坡有这样的特点,继而设置探索性问题引发学生结合地理位置思考这种气候类型的由来。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激活了相应的地理知识,也从更深层次了解、理解了新加坡的细节。在谈论到新加坡相关细节应发思考回应问题的同时,自然地激发学生了解另外两个国家基本信息的兴趣。问题具有真实情境性,学生不仅在真实情境中实现语用,并且综合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纵横比较,深化主题意义的内涵
        认识了不同的国家,无论是英语国家还是非英语国家,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我们需要具备接受、包容多种文化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同时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祖国的热爱。更好地了解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的国际公民。在三篇文章阅读活动后,设置评价类问题,进一步对语言进行拓展与应用,并进一步实现融合中外文化,树立国家情怀的目标。
        [教学片段3]
        T:What’s the purpose of each article?How does the writer ex-press it?
        T: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articles?   
        在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面对全体学生,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需要有层次性以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问题可以分为落实词汇、语法,理解文意的有相对固定答案的展示性问题,以及需要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一定理解水平的开放性问题。
        综上所述,英语群文阅读作为阅读课型的一种新的模式正处于尝试阶段,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既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也是对教学内容的突破。我们要进一步思索,如何让群文阅读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促进各个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升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任培江,王雁玲,许双全.管窥教师个体的群文阅读:从实然误区到应然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
[3]李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