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语文课堂的教学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石燕
[导读] 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吸取书籍原汁原味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价值”,感受到“言外意”和“弦外音”。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从探索语言现象的过程中走向本质,给学生更多的训练,培养他们刮骨解毒的意志,让他们在积极深入的文本解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在表达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满足他们的需要多元化发展需求。

石燕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狮市九年制学校  四川  自贡  643209
【摘要】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吸取书籍原汁原味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价值”,感受到“言外意”和“弦外音”。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从探索语言现象的过程中走向本质,给学生更多的训练,培养他们刮骨解毒的意志,让他们在积极深入的文本解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在表达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满足他们的需要多元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真实课堂;初中语文;教学路径;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18-01

        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对真正的语文课堂提出了很多看法,其中的焦点是教学生教什么?这里不去纠缠概念,下面主要探讨真实语文课堂的教学路径。
        一、用心朗读文本,寄情篇章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更深情地阅读,他们会发现,课文中的课文并不是安静无生气的,而是充满活力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阅读课文,这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深刻感受。如,在《春》的教学中,不妨建议学生多运用朗读来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教师可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从“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中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教师围绕学生的朗读,可建议他们针对文本中细节描述进行反复朗读,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可要求学生在朗读中针对语篇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运用等进行深入揣摩,帮助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形成多样化感思。教师也可带领学生主动融入语篇中朗读,体味其中的语境,像“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体味“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真谛。课堂上以朗读为切入点丰富教学,能给学生更多自我体验和揣摩的机会。
        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如小组阅读、男女配对阅读、同龄人以不同方式朗读等,使学生在主动施展才华的同时,拓宽认知视野和思维。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足够的自我体验机会,帮助他们在真正聚焦核心点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感知力,有效增强自身的思维灵感和敏锐的语言感知力。
        二、鼓励探知难题,互学切磋
        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开放化探知中主动破解难题,充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利于其在主动参与切磋沟通中生成多维度认知感触。学生在开放探知自身难题的基础上多提出自己的疑问,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如,《白杨礼赞》教学中,可尝试此法。教师可针对作者通过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表现自己的写作意图,引导他们就其中的难题进行深入探知。对此,教师不妨设置如下的问题:你知道白杨树吗?你所知道的白杨树有哪些特征呢?如果有白杨树在你的眼前,你会怎样描述呢?等等。很显然,这些开放化问题,需要学生结合自己主动收集的背景资料。


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研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却努力向上发展……”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知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托物言志写法的运用,从北方农民中来体味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依据课程教学重点和学生学习认知难点,从开放化探知要求出发,多给他们创设相应的话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个体差异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同伴交流、小组讨论和小组间辩论中表达自己的理解,从而在积极参与交流中拓宽认知视野和思维。老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样他们就能互相学习。
        三、聆听文本入境,真切感知
        学生入境聆听文本的过程其实也是其理解感知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教师多给学生创设与文本相似的情境,能激活其主动研读的渴望,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可尝试此法。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济南冬天的情形,引导学生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多深入体味。教师可运用播放录音的形式,带领学生去聆听济南的冬天,去感受济南冬天不一样的温暖。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那些小山太秀气!”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思维主动体味其中特有的思想情感。
        教师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多相应的情境,鼓励他们在相应的环境中欣赏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许多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主动融入语境,从而获得深刻的感悟,准确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四、自由抒写感触,迸发灵感
        学生以抒写自己心灵理解的方法活化教学,能使得学生在主动融入相应情境中获得深层次理解,利于其在主动探索中积淀丰富的写作表达素材。学生自由抒写感触的过程,就是其理解感知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在《最后一次讲演》阅读引导中,可运用此法。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理解,多鼓励学生从演讲的时代背景出发,从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中体味作者的浓浓爱国深情。很多同学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能有针对性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可建议他们以随笔的形式,围绕“我心中的闻一多”进行表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主动写出想说的话:闻一多先生,为您点赞,为你打Call;闻一多先生,您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脊梁”……很多同学在这样的抒写中能主动融入语境并深刻体味,能写出自己的真心话。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表达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在主动融入文本中写出自己的真挚话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讨论和点评,引导学生在主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总之,越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就越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舞台。这种真实的课堂,其实是学生丰富认知思维和情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从学生的听、说、读、写入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和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索、实践体验中理解和运用语言,这必将使课堂富有情境,使课程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用学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杨青梅.朗读——语文教学的灵魂[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23):30.
[2]沈世银.问题导学,实现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启迪与智慧(中),2020,(07):94+99.
[3]樊丽华.激活创作思维 绽放个性之花——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9,(13):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