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马林福
[导读] 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数学学科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逻辑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事物前后的关系,在思维层面对问题的道理和依据都能够做到深入整合,尤其是针对精炼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有效掌握,拥有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出说理能力,是教师未来的教学方向。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展开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

马林福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路小学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数学学科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逻辑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事物前后的关系,在思维层面对问题的道理和依据都能够做到深入整合,尤其是针对精炼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有效掌握,拥有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出说理能力,是教师未来的教学方向。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展开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说理能力;发展要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92-01

        引言: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够看懂整体的逻辑和概念,但是一到做题就出现粗心大意的问题,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无法深入,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够做到仔细的梳理,甚至是对于数学定理和法则都没有做到全面的了解,尤其是针对算理法则和其相对应的适用条件等都是没有清晰的概念,只要出现变通,就会对思路本身失去掌控力。所以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对问题解答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准确性的提升。
        一、应用意义
        1.知识理解
        对于说理能力的培养,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体系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维不连贯的情况,有时对前一部分理解还比较完善,然后后半部分反而开始走神。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开始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让学生说理的过程中也可以邀请学生针对原先所学的知识进行基本的总结与表述,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之外,还能够通过复习来对概念进行深层次思考。
        2.逻辑思维
        说理能力对于数学思维的发展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有的数学知识在框架上都有着密切的理论体系,在连贯性上也有着非常显著的特征。为了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当中前后呼应的内容。教师就需要关注到以下问题,很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起基本的说理思维,就很容易出现表述不清、抓不住重点的情况,这与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着重要关系。让学生在说理能力上得到提升,主要是为了可以使得学生对答案的内容有清晰的把握,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进行随机的猜测。
        3.学习成就感
        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时都缺乏自主行为意识,数学是一门较难的学科,但是通过说理能力的培养,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自己思维。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角度来看,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展示和分享的机会,通过这一方面的培养来挑战自己的表现力,使得语言表达可以更加的流畅清晰。



        二、解决策略
        1.计算训练
        对于计算来说,在运算法则的应用上,很多时候学生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主要是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涉及到诸多的计算内容,学生本身就要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而有的学生却无法通过阅读书本和教师的教学讲解来进行有效的分析,所以教师就需要通过培养及说理能力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看待的算理当中存在的逻辑缺漏,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遗漏。而且这些重复性的运算内容,如果单纯的只是通过练习来进行发展的话,反而会使得学生产生对数学内容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与提升。
        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小细节出现错误,不论是基础计算还是一些提升的难题,教师都要让学生能够对其进行说理分析有相应的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准确的口述有关题目当中的指向要求,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可供参考的知识脉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多种算法知识来进行研究数学。
        2.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的内容一直是学生逃不开的难点之一,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对公式、定理等难以做到全面的了解。所以针对概念理解需要让学生知晓其中所存在的原理,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是针对一些有关单位长度之类的概念进行确认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来作为参照物,对其对应的长度进行感知认识,自行在头脑中进行换算,就可以准确说出算理,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思路,锻炼其自身的梳理能力。
        3.数形结合
        在知识内容逐步加深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会发现很多数学知识是无法通过口述来直接说明的。所以此时就需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来使得学生的心理描述更加的清晰,并且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逻辑思维上的严密性,从而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例如,有关面积问题的内容,很多时候只是单纯地依靠抽象的数据,并不能够让学生实现清晰地理解,所以就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标上关键数据,以形论数,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结合上述来进行解题梳理,使得学生对于面积的问题可以有一个综合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面积的意义,使得学生可以对于数学知识内容有所感悟,从而对数学内容的拓展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且主动的学会去研究数学题型以及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
        三、结束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数学问题上实现说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系统化的规划,一步一步的落实相关的教学计划。对于教学来说,教师不能只注意于眼前的利益,还是要放长线钓大鱼,通过计算训练、概念理解以及数形结合等环节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系构建,从而促进学生说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运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J]. 信息周刊, 2019, 000(003):1-1.
[2]殷晓智.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新校园旬刊, 2013(12):87-87.
[3]崔惠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J].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3, 000(012):24-24,25.
[4]刘艺, 唐淑丽, 刘琛,等.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J]. 学园, 2012, 000(015):144-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