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张世霞
[导读] 生活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生活相应的生活背景进行教学实践。生活情境的融入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文章重点探讨了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积极意义。

张世霞   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马厨社区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生活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生活相应的生活背景进行教学实践。生活情境的融入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文章重点探讨了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思维空间;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00-01

        随着新课改不断地推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效率低下。为了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的进步,生活情境这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因为不同个性的学生其生活环境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创设,使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相似,提升带入感。教师还可以借助较为熟悉的情境开展课堂导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设置生活情境,在小学生的世界里,种地、采买、分配等与他们的关系不大,学习、玩耍与他们息息相关,设置生活情境就要从他们接触的事物来选取,玩具、文具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对其进行解答。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找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段视频,学生需要观察称重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在课下布置相应的思考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称重现象,并进行思考。这时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所在。这样就可以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利用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数学是一门及运算和思维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引入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在讲到《万以内加减法》上,可以利用冷饮店的售卖来进行讲解,假设上午卖掉219根,下午卖掉392根,问一天售卖出多少根雪糕,将枯燥的算数转变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例,这样会更好地激发对学习数学的喜爱。又如:教师在讲授《时间》的时候,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先让学生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举例描述,让学生回忆上学前需要耗费多少准备时间,并说出每个准备步骤花费的时间,请学生举手回答。一位学生回答说:“上学前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早上起床是6:30,花费15分钟洗漱,花费15分钟吃饭,花费30分钟在路上,7:30到校。”另一位学生回答说:“每天早上起床是7:00,花费10分钟洗漱,花费20分钟吃饭,花费30分钟在路上,7:30到校。


”通过不同学生上学之前的时间使用对比可以发现,其中第二位学生的时间布置较为合理,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时间表,使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
        三、利用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实践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经常被我们用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运用,需要加入一些生活上面的生活经验,属于新课改的重要要求,数学本身是一种计算工具,同时与其他学科也是密切相关。融入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运作中去,有利于学生对小学数学的重视。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中,长、宽、高是求房屋面积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家,让学生的父母帮助学生一起测量房屋的面积,不仅学习到测量的方式,也巧妙地与生活情境中的装修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了。相关调查研究资料表明,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如:教师在教授《人民币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时候,可以在课堂开始前与学生交流互动,以与本课有关的问题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课堂中,询问学生是否使用人民币购买过物品,一些学生说购买过,而一些学生说没有购买过。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模拟购买情境,“假设同学们在超市购买了两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3元,现在你有10元,这时需要找回多少钱?”通过这种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让学生进入本课内容,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奠定基础。购买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因此利用购买情境能够使学生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很差。对于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理解起来很艰难,只能靠死记硬背,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生活情境在运用时候,可以减少学生对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理解。让学生了解抽象知识点,减低难度,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学生的思维中完成抽象的知识理解。在课堂上把生活情境带入学习数学的环境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不同角色,引起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不要让孩子只知道死记硬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教师更应当尽职尽责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会重点学习,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布置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氛围较为轻松,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紧张感。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数学解决一些问题,将数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这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会大幅提高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将生活中的元素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把生活情境融入数学学科,让学生不仅了解生活常识,而且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教师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理念,研究开发科学创新的情境,使学生更全面地进步。
参考文献
[1]高爱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42):43.
[2]何金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9(11):189.
[3]鲁成健.对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探讨[J].考试周刊,2018(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