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古诗词教学美育功能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赵宋娟
[导读] 高中生学好古诗词并借助古诗词来培养美感,是加强美育工作,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增强学生美育熏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从三个方面着力,以此加强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美育功能:一是深入挖掘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美学资源;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丰富美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形式;三是适时创造实践机会,升华并完善学生个人的审美感受。

赵宋娟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宏德中学  四川  南充  637600
【摘要】高中生学好古诗词并借助古诗词来培养美感,是加强美育工作,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增强学生美育熏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从三个方面着力,以此加强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美育功能:一是深入挖掘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美学资源;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丰富美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形式;三是适时创造实践机会,升华并完善学生个人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01-01

        古诗词中承载着穿越了我国上下几千年时空长河仍旧熠熠生辉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古人优秀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能增强学生的道德美感,所镌刻的独属于诗词时代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印记能增强学生感受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的美感,古诗词自身所独有的格律、结构、精炼的表达、画龙点睛的词句更是能增强学生的艺术美感。由于高考压力、教师自身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家庭因素兴趣爱好等原因,让高中古诗词美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导致在目前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工作成效不高,古诗词作为开展美育教学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良好的充分的利用。
        一、深入挖掘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美学资源
        高中语文新课标将学生需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由以往的14篇增加到了背诵72篇,极大地丰富了高中语文教师开展美育教学的教材资源。教师要深挖所要教授的古诗词中的美学资源,用古诗词的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道德美等从多角度来能动地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研读来加以感受,激发学生对古诗词乃至整个高中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比如在学习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对古诗创作背景和大意有一个基本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大声诵读的方式先从诗词表面的言辞之中来感受本诗的美感,同时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融入自身对诗词的理解,在语气语调的情感外放上要有所侧重。在学生诵读完毕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其分享诵读之后自身获得的新的体会,并且教师给予适当点拨。然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默读本诗,在默读之时想象自己就是作者本人然后放到诗句所描绘的场景之中,进一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离情别绪和人生感慨,让学生融入情感来进一步体会诗词的意境美。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方才默读后获得的更深的感受来对诗词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来体会作者对诗词句读的锤炼之美,比如“春江”、“花”、“月”、“夜”几个名词构成题目的妙处所在,“江水”、“孤月”、“白沙”等形象所构成的美妙画卷等。最后,教师让学生将从前面几个步骤中积蓄的浓烈的审美感受放到对诗篇的全局观览,感受作者是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下如何想到用这样的诗句来表现这样的情境?如此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诗词的创造美。
        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丰富美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形式
        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观念上,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学生审美教育对学生未来正确价值观形成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知识载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尽可能掌握古诗词蕴含的丰富审美内涵。方法上,一是要重视方法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主动深入体会古诗词的积极性的调动上,用符合学生兴趣需要,满足其学习痛点的方式来开展,这样在培养学生美感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二是教学形式上也要注意美感,再结合古诗词自身的美感,能够实现很大的美感加成,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保持美育教学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教学细节处处都体会到美感,非常有利于学生系统化的美感的培养而非偶尔碎片化的美感元素的获取。
        比如学习李商隐的《锦瑟》,教师除了常规的字词句讲解之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本诗的情感、意境、背景、典故等,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用音视频、学习平台、人机互动游戏、等形式加以呈现。让学生在听觉上通过他人对这首诗的朗诵,结合视觉上对展现诗歌描写内涵的图片和视频,能够很好地加强对诗歌情感和内容的感受力,获得对诗歌美感的综合感受。同时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也让学生能够对诗歌中的抽象情感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体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避免“保姆式”的教学,要以启发学生思考和进行想象为主,教学形式不能过于细化面面俱到,以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
        三、适时创造实践机会,升华并完善学生个人的审美感受
        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注意及时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或现实生活中的古诗词进行实践,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古诗词新一轮的深入理解和感受,从而达到升华和提高学生的个人美感。
        比如在课内,可让学生通过合作朗读、情境表演、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将从书本和课件中获得的理论和抽象的感受融入到自身实践中,来获得亲身体验,能够升华其对诗歌情感和美感的体会。同时也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诗词美感的把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更加自愿地去学习古诗词并投入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去,为加强学生的美感熏陶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形成了学生自发体会古诗词美感的动力。
        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美育教学实践。例如,参观当地古体工作室的作品和节目,参观与某位诗人有关的历史文物,在课后收集与一首古诗或一位诗人有关的事迹、历史和文化。二是开展小组评议等方式,让学生课后很好地在课堂上继续学习古诗词,同时也使学生在高程度的条件下完成自己对古诗词的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和情感美的感受自主性。另外,一定的竞争机制可以通过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更有利于古诗词美育教学的良性发展。经过大量的实践,学生能够逐步转变考试观念,这有利于他们今后正确的价值观和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古诗词审美教育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语文与美育的结合,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有助于接下来体会古诗词美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断从课内外深化和升华古诗词的审美体验,逐步转变学生自身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他们未来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王晓婷.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美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曹淑桂.谈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实践构思[J].语文学刊,2014,(07) :106+118.
[3]杜永萍渗透审美教育,在诗词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17,(10) :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