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个性化作业设计调查分析报告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段生波
[导读]

段生波    云南省腾冲市益群中学  6791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71-01

        【调查背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这意味着当前“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方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种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会使得成绩优秀的学生得不到锻炼提高,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成绩差的学生同样得不到提升,厌学、抄袭现象丛生。本调查以因材施教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根基。为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别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对高中地理作业及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地点】腾冲市益群中学
        【调查人数】120人
        【调查时间】2019年10月5日
        为了开展“高中地理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的课题,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我校地理作业的现状,获取课题研究的资料,我精心设计了学生问卷,对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共收回问卷106份。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
        1、在“你认为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吗?”中,16%的学生填写“多”。
        2、在“你认为做地理作业的目的是?”的题目中,45%的学生选择“巩固所学知识”,10%的学生选择“取得好成绩”,33%的学生选择“培养地理思维”,12%的学生是为了“应付教师检查”。
        3、在“你认为现在高中地理作业的形式”中85%的学生选择了“形式单一,练习题为主;形式呆板,没有趣味”。
        4、在“你喜欢探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地理作业吗? ”93%的学生选择喜欢。
        5、“你对地理特色作业、个性化作业了解吗?”76%的同学选择了“不了解”。
        6、学生最喜欢的地理课外作业类型依次是趣味型、实践型、难度型,最不喜欢的是基础型。
        7、“地理作业的内容是否主要和课本知识相关?。”79%的同学选择了“是”,20%的同学选择了“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8、学生给老师提的意见或建议中,大部分建议是让老师出不同类型的题,想做一些既贴近课本内容,又有新意的题,愿意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能动手操作、能亲身实践性、有趣味的题,希望老师不要让他们将计算题重复去做,多出些动脑或与他人共同完成的作业。
        二、数据综合分析
        综合调查表填写情况,反映出高中个性化作业的现状如下:
        1、学生对个性化设计作业的基本认识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个性化设计作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有81.3﹪的学生认为个性化设计作业对自己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调查表明学生对个性化设计作业的频率表示基本满意,作业个性化设计大约占课堂时间的30﹪到50﹪。个性化设计教学贯穿个性化设计教学过程的始末。



        2、高中学生个性化设计作业的意愿
        根据调查,高中学生个性化设计作业的布置认识很强。愿意积极参与的学生只81.6﹪。但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不愿意进行个性化设计作业的学生。8.4%的学生对于这些东西还不清楚没有认识“对自己能力的锻炼”,有6.2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通过这一系列的问卷我们得出个性化设计设置问题也是必须的、
        3、高中学生对个性化设计作业类型的倾向程度
        当问及“你喜欢如何个性化设计设计作业的问题”时,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答案依次是“简单,能学好为目的”12.5%,“感兴趣老师如何个性化设计”39.6%,“经过课题个性化设计的焦点”33.8%,“难题个性化设计”6.25%。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对新鲜事物表示极大的兴趣,更倾向于引发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反映出高中地理个性化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学生认识到个性化设计作业设计对自己学习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对个性化设计作业的作用给予的积极评价。
        2、教师的评价越能影响学生回答积极性。反映出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了课堂有效的个性化设计提问使学生回答效果就一定好。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求我们在个性化设计作业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层次的不同,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出对学生有帮助的个性化设计效果。在个性化设计时还要注重方式方法,以及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三、调查启示
        通过进一步分析,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认识深入,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创新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能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在地理作业布置方面,能根据学生实际出示有针对的题,让学生巩固练习,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作业量适中,并重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对学生的调查中也清楚地反映了这些情况,具体表现在:
        1、形式单一, 重“复制性”轻创新
        一直以来,学生的地理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一是例题仿做的题目多,综合创新的题目少,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二是单纯计算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三是要求独立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
        2、实行“一刀切”,不能个性化设计布置。
        教学中,教师为了图方便,习惯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在作业布置中对学生的个性与认知差异不能区别对待,搞“齐步走”的作业,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令人堪忧的状况,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完成作业只能靠写,制约学生全面发展。
        虽然教师明白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但大多教室布置的作业的完成方式都是要靠书写,总认为白纸黑字的写出来就说明学生开动了脑筋,这使得学生用大量的时间来书写作业,完成练习,而极少有布置用其它方式(如:实验验证、操作、观察等)来完成的作业,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负担的增加,学习兴趣的降低,厌学情绪越来越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达到最大化,。
        总之,目前高中地理作业在内容、形式、层次性及作业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实效性不强,不符合新课程教学思想,对学生的思维、创造、观察、分析等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受到影响,同时也让大部分学生深陷完成作业的痛苦当中,深感疲惫,得不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和有价值的个体体验,最终导致学生厌学,丧失学习信心。针对这些,我们课题组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展开实验,力争总结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思路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新娥.浅谈“个性化作业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1(6).
[2]王保龙.高中地理个性化作业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67-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