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邓娟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邓娟
[导读] 在教学中更加着重于培养学生创作性能力的绘画方式,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指导方法,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其不能忽略。本文讨论了小学美术环境创造设、教学引导、生活实践、作品展示等教学中学生想象力提升的具体措施。

邓娟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在教学中更加着重于培养学生创作性能力的绘画方式,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指导方法,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其不能忽略。本文讨论了小学美术环境创造设、教学引导、生活实践、作品展示等教学中学生想象力提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76-01

        作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其艺术想象力,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美好灵魂。
        1观察体验,开发学生想象力
        观察过程是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方式。学生的想象力是对观察到的固有事物进行开发、拓展和重塑的过程。没有观察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将是狭隘的,没有得到应有的思维释放。因此,要想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首先,学生应该获得更多基本的想象素材。例如,在“走进春天”课程中,学生对生命和文学的春天有很多固有印象,导致他们缺乏对春天和自然的全新印象和理解,这严重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倾听大自然,拓展视野,丰富他们的创作背景。其次,询问有关学生作品的一些问题也是必要的,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除了赞美和指出缺点外,这些作品很少受到质疑。要让学生想象力进行一定的挑战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以大自然为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材,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学生想象力是否丰富,与其能否认真对周围事物认真观察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培养学生丰富的创作想象力,就务必要在学生的感知上着力突破,丰富学生的感知世界,这样在具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就能有所启发和感悟。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多以大自然为课堂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开设户外教学,走进大自然为学生奉上一堂丰富的视觉享受课,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要坚持引导和激励,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和感知,以为丰富想象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条件。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兴趣是能量的最大引导因素,而从我国的俗语“顺其意心,投其所好”中也能悟出兴趣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切实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兴趣的产生提供基础条件,进而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和能量,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那么在具体的绘画方面也就显得顺畅自如、水到渠成。
        4、激发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小学的美术教材中不难发现,其中不仅有有趣恬淡的童画、卡通画,同时也不乏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和一些绘画名家所绘的人物、动物或是自然风景画。教材中的绘画内容知识是教学依据的一部分,美术课堂的进行同时也需要一些动手操作的时间,或是制作手工作品或是做出课堂描绘真实可感的自然风景,以此形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而这也是带领学生领略美感受美的重要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够接受和启发的主要是具体形象的事物,尽管他们能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是也是在具体事物的联系之上,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以使其更为积极活跃地完成相关的想象和创作。
        5、利用小学美术课前导入环节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新颖合理的课前导入环节能够提高小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状态的速度与效果,提高小学生精力集中的时间,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小学美术老师应加强课前导入环节与小学生兴趣爱好的结合性,播放一些小学生喜欢的视频或者音乐,在提高小学美术课前导入环节趣味性与多样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美术思维与认知思维的直观性、活跃性。
        例如,小学美术老师在讲解动物绘画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小白兔、小山羊、小老虎等动物的视频,让小学生全面了解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随后,小学美术老师可以让小学生画出视频中所没有出现的小动物,并让小学生尝试画一幅动物园的画,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再创作能力。
        6、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原有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理念也比较陈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学美术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小学美术老师可以主动学习小学美术教育、素质教育等知识,实现美术知识体系的完善化,促使小学美术老师掌握更多美术教学的小方法与技巧,有助于实现利用新颖多样教学活动来提升小学生想象力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是当前小学美术老师使用频率最高、效果最佳的现代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实现教学视频、教学音频以及图画的完美融合,给小学生以强烈的听觉冲击以及视觉震撼,以此来增加小学生产生灵感的几率。比如,小学美术老师可以通过播放春天相关图片来让小学生想象自己在蓝天白云下的草地上自由奔跑,随后,小学美术老师可以让小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进行自由美术创作。
        7、注重创作交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通过交流可以有效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可将交流活动应用于美术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进行拓展,使其想象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其中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笔者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偏重于学生作业方面的创作交流,尤其是设计类型的绘画作业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交流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绘画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常规绘画技巧进行指导,还应对学生创作的作品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画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等学生创作完自己的作业以后可让其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这是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很强的表现能力,所以可以说的形式来进行弥补,理清大家的思路。交流的时候,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自由的各抒己见。
        结束语
        想象是以观察为基本调教的艺术能力,学生要想达到较为稳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务必要长期地去培养和处于一种适宜的环境。教师加强引导和积极创设適宜的情境,进而使学生能够以具体到抽象、由眼前到心中完成想象力的空间转换。美术课堂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上有着最为优质的条件,相信在艺术的熏陶和教师的主动推动下,学生不管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是美学欣赏的能力等都能够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洁.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2)
[2]杨启航.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17(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