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王永珍
[导读] 根据新课改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最具培养价值的能力之一,在教学期间应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过,当前西藏农牧区小学教学期间还是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自主能动性不高的情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积极革新教育方法,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下文主要对西藏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王永珍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字嘎乡第二小学  西藏  江达  850300
【摘要】根据新课改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最具培养价值的能力之一,在教学期间应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过,当前西藏农牧区小学教学期间还是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自主能动性不高的情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积极革新教育方法,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下文主要对西藏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95-01

        前言: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外界干扰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学习方式使其能够依靠自身进行从发现问题到研究问题最后再到成功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带动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以及对问题难点的研学。还有一点是因为数学学习许多数字题目对于牧区小学的学生来说是较为枯燥地,学生对于此类数学问题没有一个科学的数学思维支撑,不能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使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低下。特别是牧区小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差导致应用题看不懂,家长不重视,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帮助,所以总体水平低,这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对此便需要牧区小学教师增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
        一、当下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能力之一,养成良好地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成绩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当前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牧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没办法有效地得到自主学习机会,因为不少教师依然使用较为保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样的知识灌输教学理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吸取,并没有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地自主学习习惯,对于理解能量的学生他们可能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但是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他们并不能从教师的教学中找到相应的自主学习办法,加剧该类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明显提升。这种情况的持续,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能有效的产生,还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段普遍在一个心智尚未发完全的阶段,他们的自控能力并不强,外加教师不能有效地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道路上偏离航线[1]。



        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自主学习习惯
        上段提到由于牧区小学生占不小比例,他们多数得不到家庭的学习指导,所以在小学期间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小学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引导。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养成良好地数学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认清自主学习对于数学学习的巨大帮助,能够帮助学生自身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这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上的听讲更加顺利,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吸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且如此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良好地预习教材知识的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在课上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学习问题研究,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与课堂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解题,最后在班级中分成学习小组进行习题的自主讨论研究[2]。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地通过自身研习能力进行解题,进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一点是课后自主学习问题,教师可以按照课上的习题研究模式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解题思路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强化训练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使牧区小学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创新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点进行问题的设计,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使学生能够对该问题进行深刻地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的有效提高。其次就是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数学教学开展,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以使用等腰三角形的左右对称特性,问学生为什么“等腰三角形”是左右对称的哪?这时学生会陷入思考,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再用数学语言进行该问题的解答[3]。通过设问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兴趣,再通过教师的答疑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达到使牧区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有效提高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应根据与学生自身情况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地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79-81.
[2]檀子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24-28.
[3]张春林.让学引思,成就精彩——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9(06):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