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构音与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戴毅 戴玮 代钊 郭起峰通讯作者
[导读] 探究将言语训练和下肢训练联合起来,对帕金森病患者构音与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戴毅   戴玮   代钊   郭起峰通讯作者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杭州310004)
摘要:目的:探究将言语训练和下肢训练联合起来,对帕金森病患者构音与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2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训练和治疗方式,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言语和下肢训练。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构音障碍情况、下肢肌肉力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和训练之后,两组患者5次坐起试验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6米步速试验、构音障碍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由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对患者构音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有良好的帮助,并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言语训练;下肢训练;帕金森病;构音;生活质量
引言
  帕金森病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很多病人需要一直服用药物,尽管药物的服用能够有效减缓病情的发展,是治疗和控制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但是依旧有很多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导致患者行动迟缓、构音能力下降,甚至有些患者无法保持稳定,容易出现跌倒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常规训练关注患者行走跌倒和饮食等方面的内容,训练效果不明显,而采用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关注患者构音能力和下肢运动能力,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25例。所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年龄平均为(58.45±5.24)岁,平均病程为(3.31±1.14)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选择的所有患者均满足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屈髋试验、屈膝试验均为正常;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检测,a级次数低于27项;患者具有正确的心肺功能,可以进行强化下肢训练。另外,此研究将患有严重心肺疾病、恶心肿瘤疾病,存在意识认知障碍患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训练和治疗方式,,包括防跌倒训练以及健康饮食指导等内容。
  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言语和下肢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言语训练:应用一对一方式,在训练过程中根据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①口部的感觉和知觉刺激:采用刷擦和震动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内部感觉,每次10分钟;②呼吸松弛训练:重点对患者的上下颚、舌头、嘴唇等主要构音器官进行调节运动,增强口部肌肉的灵活性,每次10分钟;③发音训练:知道患者练习目标发音,针对构音不清楚的部分进行纠正性训练,每次10分钟;④词句训练:实施不同音节的不同句子转化训练,每次10分钟。
  强化下肢训练:①要求患者保持双目直视前方,上下肢动作协调起来,在跑步机上完成15分钟跑步;②开展抗组和伸展训练,借助腿部推蹬机、屈腿训练机等社会,每组训练15分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构音障碍情况、下肢肌肉力量以及生活质量。其中构音障碍根据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从语言、舌头、喉咙、上下颌、嘴唇、呼吸、反射等八个方面对患者的构音障碍程度进行评价,共28个项目,构音损伤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正常为a级,严重损伤为e级,a级次数低于27项意味着有构音障碍。下肢肌肉力量主要对患者实施5次坐起试验(低于10秒为正常)以及6米步速试验(低于1m/s表示存在问题)。生活质量主要应用帕金森病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共包括8方面内容,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X±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构音功能对比
  治疗前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a级项数评分分别为(5.14±4.22)分、(5.09±4.08)分,治疗后分别为(11.01±5.45)分、(16.47±5.46)分,P=0.000,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对比
  治疗前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的5次坐起试验分别为(15.21±3.25)秒、(15.74±3.05)秒,治疗后分别为(13.48±2.36)秒、(10.84±2.11)秒,P=0.000,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的6米步速试验分别为(0.65±0.21)m/s、(0.37±0.23)m/s,治疗后分别为(0.84±0.29)m/s、(1.12±0.18)m/s,P=0.000,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5.21±10.22)分、(34.55±10.08)分,治疗后分别为(29.56±8.45)分、(21.76±8.07)分,P=0.000,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帕金森病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很多患者在疾病发展的后期由于运动功能下降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下肢训练对患者运动功能改善、减少并发症等有着重要作用。采用言语训练,让患者在发音训练中,纠正错误的发音,能够锻炼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在本研究中,对联合组患者实施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方法,和常规组相对比,其构音功能评分、5次坐起试验评分、6米步速试验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构音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帅文,雷军强,郭顺林.帕金森病感觉运动控制与调节网络的动态功能连接及临床运动功能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28(05):333-338.
[2]黄传英,王婕,陈正霞.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2):117-118+121.
[3]刘艳琳,李晓慧,魏先悦.缓慢下蹲肌肉控制训练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24):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