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张长霞
[导读]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进行研究。


张长霞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1211)
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实验人数共计68例,实验对象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所选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编号,根据奇偶性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奇数编号为参考组患者,偶数编号为实验组患者,以34例患者为一组。通过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参考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实验组患者时采取联合用药方式,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相比参考组患者而言,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着大幅提升,97.06%明显高于88.24%,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原则基础上的联合用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效果更好,其在提升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作用突出。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前言:近几年,我国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随着民众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不断提升,严重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而且老年人群对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少,这种情况下,高血压往往得不到较好的控制,甚至会造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死亡。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共计选择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时间集中在2019 年7月-2020年6月期间,实验人数共计68例,实验对象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所选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编号,根据奇偶性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奇数编号为参考组患者,偶数编号为实验组患者,以34例患者为一组。参考组患者年龄均值为(75.2±4.6)岁,年龄均超过60岁,集中在61岁至87岁之间,16:18为患者男性与女性比。实验组患者年龄平均值为(75.4±4.9)岁,年龄均超过61岁,集中在62岁至88岁之间,男性与女性人数一致。两组患者常规信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年龄超过60岁;本次实验坚持自愿原则;患者患有高血压;本次实验征得了伦理委员会的准可。排除标准: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患者中途退出本次实验[1]。
1.2方法
   通过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参考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实验组患者时采取联合用药方式。医护人员在治疗参考组时要求患者服用厄贝沙坦片,150mg,每天一次。在治疗实验组患者时采取联合用药,要求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2.5mg,每天一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天一次。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知识宣讲和健康教育,规范患者的行为及饮食,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及临床症状,不断改进医护工作,以此保证治疗效果。
1.3判断标准
   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x±s)、(n)分别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意味着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相比参考组患者而言,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着大幅提升,97.06%明显高于88.24%,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3.讨论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老龄化本身与各种慢性疾病关系密切,以高血压病为主的慢性病是老年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加之部分老年人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程度较低,不能积极主动控制自身饮食及行为,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医疗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因此研究和发现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预防高血压疾病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工作中,医护人员多是通过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引发相关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次就是肾功能衰竭。每一个并发症都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在以往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时多以常规治疗手段控制和降压,但是效果并不理性。此次研究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相比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用药在实验组患者治疗中效果更好。以氢氯噻嗪为主的噻嗪类利尿剂一直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主力军之一,它的特点是常用剂量仅表现为轻微的利尿作用,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作用,降压有效率在80%左右,且不具有传统利尿剂造成代谢异常的副作用,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有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联合用药通过利尿剂、抑制剂及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高血压治疗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年轻人群,老年人群身体素质较差,医护人员应对药物使用频率及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药物。
   本次实验表明,控制原则基础上的联合用药在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效果较为理想,医护人员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对联合用药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在实际工作中尝试联合用药治疗,以此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水平,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顾红美. 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4):73-75.
[2]房江.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6):33+35.
[3]李宏,李思涵.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13+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