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在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 张庭伟 李明贵
[导读] 对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帕罗西汀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张庭伟  李明贵
(青州市黄楼卫生院 ;山东青州262517)

摘要:目的:对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帕罗西汀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共计50例,通过掷骰子的方法将所学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一致,以25例患者为一组。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盐酸丁螺环酮片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盐酸帕罗西汀片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焦虑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甲乙两组患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及96.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焦虑评分较低,甲组患者焦虑评分为(68.3±7.1)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1.2±6.3)分,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帕罗西汀有着姣好的效果,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降低患者焦虑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总有效率
前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民众工作及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对民众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疗系统的压力,医护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帕罗西汀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抽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共计50例,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分别接受盐酸丁螺环酮片及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抽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共计50例,通过掷骰子的方法将所学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一致,以25例患者为一组。甲组所选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共有12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差为1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59岁,(39.3±5.2)岁为均值年龄,乙组所选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1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差为3人,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61岁,(39.5±5.3)岁为均值年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方面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确诊患有广泛性焦虑症;本院伦理委员会准可本次实验的进行;患者及其亲属完全掌握本次实验的内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患者年龄大于等于18岁;患者及其亲属均签署自愿协议。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1]。
1.2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盐酸丁螺环酮片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盐酸帕罗西汀片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因要求患者按照每天两次的频率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将单次服用剂量控制在5毫克。而且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对服用剂量进行调整,确保药物剂量的合理性。在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应要求患者在清晨服用20毫克盐酸帕罗西汀片,并根据患者的感受及表现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单次增加剂量以10毫克为宜,一般情况下,单日服用剂量不能超过40毫克。两组患者应坚持治疗3个月。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焦虑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间的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21.0,观察组指标均使用(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n)表示,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2]。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2两组患者焦虑评分
   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焦虑评分较低,甲组患者焦虑评分为(68.3±7.1)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1.2±6.3)分,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比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帕罗西汀片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其能够有效避免耐药性及成瘾性的限制,而且对患者身体机能的伤害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治疗效果。本次实验抽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共计50例,意在对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帕罗西汀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3]。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分别接受盐酸丁螺环酮片及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焦虑评分较低,甲组患者焦虑评分为(68.3±7.1)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1.2±6.3)分,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帕罗西汀有着姣好的效果。
   本次实验表明,帕罗西汀在促进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降低患者焦虑评分方面作用较为突出,医护人员应对帕罗西汀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治疗中积极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东亮. 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绝经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疗效分析[J]. 淮海医药,2020,38(02):188-191.
[2]杨乃艳,李顺华.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性研究[J]. 哈尔滨医药,2020,40(02):134-135.
[3]吴琳,陈琼琼,李忠义,何蕊芳. 正念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探究[J]. 甘肃科技,2020,36(08):146-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