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雯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本院接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选择其中60例纳入实验。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检查以及联合常规检查,对终检查感染结果的准确度进行对比。结果:此次实验结果显示,常规血检确诊患者为阳性率为26.67%;血清降钙素原监测诊断阳性率为58.33%;血清 C-反应蛋白检查确诊阳性率为60.00%,各个方式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血意义(P>0.05)。而联合检查结果和其他方式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目前常规血液检查、血清降钙素原以及血清 C-反应蛋白虽然检验步骤相对容易,检查结果也比较可靠,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诊断中效果良好,但三种方式联合联查分析结果准确率更高,应重点推广。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验;呼吸系统感染;诊断
呼吸系统感染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病菌感染类型,患者在发病后主要以呼吸急促、胸闷,气短和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则可能对患者的肺部以及胸腔造成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患者具体发病因素合理采取治疗措施,但病毒和细菌感染后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因此很难辨别,导致治疗工作不好开展,但呼吸系统感染若未及时得到控制,病情逐渐发展会出现全身性炎症,严重时还会引起多重器官损伤,随着医疗科技进步,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等方式逐渐被应用[2]。本次研究调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成果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本院接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选择其中60例纳入实验。所有患者中27例为女性,其余33例均为男性,年龄介于34-71岁之间,平均年龄(54.1±4.9)岁。
患者基本资料由我院统计学人员进行资料分析录入Excel表格,完成资料统计后,由数据统计人员进行资料分析,确认患者基本资料可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实验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经审核后审批通过。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检查以及联合常规检查。所有患者在检查前12小时内保持空腹,并于清晨8-9点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检查。采集完毕后及时送至检验科分析,若不能及时送达应做好处理工作,将血液储存于冷藏室。血清 C-反应蛋白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应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常规血液应用流失血细胞计数法检测,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守正确流程和程序,执行无菌操作。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对终检查感染结果的准确度进行对比。阳性:血清中含有的C-反应蛋白超过10ml/L;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超过10×109;含有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超过0.60ng/L。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由SPSS21.00?for?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各项统计学数据处理操作由专业数据统计人员进行,T、X2值分别检验计量、计数数据,确认结果P<0.05则视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此次实验结果显示,常规血检确诊患者为阳性率为26.67%;血清降钙素原监测诊断阳性率为58.33%;血清 C-反应蛋白检查确诊阳性率为60.00%,各个方式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血意义(P>0.05)。而联合检查结果和其他方式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png)
3讨论
随着我国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3],临床检验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临床上广泛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对患者进行检查。血清c反应蛋白是人体肝脏内合成的一种急性蛋白,这种蛋白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能够有助于提升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如果人体内出现感染状况,则肝脏内会生产大量的c反应蛋白,这就会导致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4],说明c反应蛋白对于感染病症具有一定的灵敏度,所以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对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判断,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情况。
在临床检验中发现,血清降钙素原的特异性相较于c反应蛋白来说更高[5]。这种物质属于钙素原的前肽,是一种未激活性的糖蛋白,如果患者出现细菌性感染血清降钙素,这种指标是反映细菌性感染的一种重要标志。正常情况下来说,血清降钙素是一种在甲状腺和肺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表达的物质;通常情况下来说,患者的外周血检查无效,若患者在病理状态下只会对血清降钙素原,分泌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数据会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在临床上其性质较为稳定,并且这种数据不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数据下降的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目前常规血液检查、血清降钙素原以及血清 C-反应蛋白虽然检验步骤相对容易,检查结果也比较可靠,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诊断中效果良好,但三种方式联合联查分析结果准确率更高,应重点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小丽.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18.
[2]沈清清,罗焱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09):50-51.
[3]冷红.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7):74-75.
[4]董庆侠.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7):1048-1049.
[5]金辉.浅谈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6):16859+1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