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有哪些误区?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景海蓉
[导读] 中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有哪些误区?
景海蓉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中国有句成语叫“生老病死”,在民间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叫做“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病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谁也抗拒不了,无论你是亿万富翁,还是穷困潦倒,都是如此。将「病」与「生与死」合二为一,已成为病患无法避免的自然法则,病患就算得病也会心安理得,生病生得有理有据,生病生得麻木不仁,这是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最大误区,是人的健康水平下降,是各种慢性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居民的死亡和疾病谱不断变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什么是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病?怎样走出防治的误区?以下将作出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中老年;慢性病;防治误区
   1何谓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潜伏期长,发病隐蔽性强,治疗难度大。目前我国慢性病人达两亿多人,占总人口的20%以上,且人均患病2-3种疾病。因慢性疾病病程长,治愈率低,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均为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5%,高血脂者40%,约10%的糖尿病,20%~30%的脂肪肝,患病率均较高,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家庭中,往往有一个以上的慢性病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其中二人中便有一个患有高血压。从上面提到的几种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来看,如果不是因为存在交叉得病(一人多病),那么所有这些疾病加起来都超过100%了,没有健康的人!实际上,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因为这些慢性疾病可能有共同的原因,如遗传,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方式等等。
   2中老年慢性疾病的特点
   近几年来,我国中老年慢性病表现出以下特点:(1)脂肪肝、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等发病率上升,与中老年人体重增加,生活条件改善,代谢能力下降,糖脂代谢紊乱有关。(2)中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与环境污染、吸烟有关的肺癌已稳居恶性肿瘤之首。此外,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关的乳腺癌、结肠癌等发病率也在上升。(3)与城市相比,农村中老年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原因在于农村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中老年人保健意识薄弱,医疗服务水平低。(4)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具有诸如缺乏锻炼、高脂饮食、吸烟等共同因素。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都被研究证实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3中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的错误认识
   一般人对健康的认识主要是感性认识:壮实,不怕冷,有抵抗力,无疾病。它们大多把无病看做健康,常言道:“无病为福”。因此,很多人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是否有病,如果全身没有不适,就认为是健康;如果头痛发烧,或者有其他不适的感觉,就认为是生病了,不健康,就去看医生。他们将身体状况分为健康和疾病两类,非此即彼。感觉好的时候,就是健康的时候,感觉不好的时候,就是生病的时候。


   病从口入因此要适当调整自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如果遇到严重的亚健康问题,如腰疼、便秘、失眠、眩晕、手麻等,那就要及时去调理,可以去疏通经络,也可以去灸,这些都是现代中老年人应注意的事项!
   如今在家庭里比较常见的是颈肩腰腿痛、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的人,这部分人群更需要调理!并且依靠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不能解决的疾病,只能和疼痛或药物伴随一生!服药成了常事,可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不懂望闻问切的辩证思维,只能做一些整体性的养生调理,比如按摩经络,艾灸,食疗等等!整体而言,实际上对许多慢性病来说,局部处理,也许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是会出问题,因为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是人的整体问题!局部性处理的话,见效快,但病人不改变以往错误的饮食习惯等方式,不进行整体系统的调理,身体还是会出现问题!缺少全面的调理思路,那么可以说,慢性病将伴随一生。所以慢性病是需要及时调理的,并不是吃了药就放任自流!
   而且许多人总希望药吃下去病就好了,而不从自己的角度去改变,其实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对于慢性病,如果药物可以解决问题,那么中国那么多高血压、糖尿病人怎么就没有药来治好呢?大家选择吃药,是因为吃药简单而迅速,但只是压制住了症状,不让它爆发出来,不等于病好!
   有的老人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生病是不可避免的,自己也不能驾驭,于是求神拜佛,烧香磕头,请仙人帮忙祛病治病。对他们来说,求神拜佛,不但不起作用,还经常延误最佳的治病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治疗费用,有的人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
   又有一些人患了慢性疾病,单纯依靠现代医学很难根治,所以总想让病情好转,至少保持现状,不让病情恶化。但随着病程的延长,人体器官的老化,人们的病症也随之增多、加重。这样,人们对疾病的要求也越来越低,一开始希望疾病不会影响工作。在病痛影响工作的时候,只好放下工作回家休养,此时,就希望病痛不影响生活上的行动。在病痛影响生活行动时,不得不少动或不动,在病痛的强力攻势下,许多人总是步履维艰,失去工作,失去自由,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直至最终失去生命。
   由于对健康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人总是把健康建立在医生、药物和保健品的基础上,尤其是一些长期患有多种慢性病的人,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吃下药物或保健品,便能预防疾病或改善他们的慢性病。对于某些药品和保健品的广告,他们很感兴趣,经常花很多钱去购买一些高价的药品和保健品,而有些广告却经常夸大药品和保健品的功效,使他们经常上当受骗,有些保健品没有起到什么保健作用,有些根本没有效果,有些甚至有很强的副作用,不但不能治愈疾病,还会伤害身体,引发新的疾病。
   许多人平时生活中花钱很细心,很节俭,精打细算,但在治疗慢性病方面,他们花了很多钱,但是不管花了多少钱,却从不算细账;许多人为了保命,不惜花钱大手大脚,以至负债累累;许多人买菜时,为了几分钱几毛钱讨价还价,但在治疗慢性病方面,他们花了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元,也从未听说有人讨价还价。
   4对慢性病预防的建议
   慢性疾病的防治主要靠科学饮食、合理营养、积极锻炼、良好睡眠、减轻心理压力等,显然都是要靠自己去实现的。慢性病人还要积极配合,合理用药,定期检查,长期坚持。事实上,战胜慢性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数据显示,在预防方面投入1元钱,在今后的治疗上可以节省6元钱。由此可见,慢性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素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十分重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