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勤武1通讯作者 王利2
(1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泰安院区;山东泰安271000;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合理用药中实施药师干预的作用。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为提高用药合理性,在药物应用流程中实施药师干预。结果:经药师干预后,用药不合理现象明显减少,规范性进一步提升。结论:将药师干预应用于临床合理用药中效果较为理想,对提升用药合理性、规范性,保障患者安全性等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药学领域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合理用药;药师干预;重要性;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名列前茅的国家,对于国家发展来说,医疗卫生水平极为重要,虽然我国药学领域整体起步较晚,但在不懈努力下,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药物是临床医学中的基础,对疾病的诊治至关重要,但据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我国医院在用药合理性方面依然存在着些许不足,需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提升用药的整体合理性。药师是专注于药学领域的一项职业,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实施药师干预,相信能够提升整体用药合理性。本文中,笔者围绕临床合理用药中实施药师干预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1.临床合理用药概述
1.1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之过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一点离不开药学领域的进步。近年来,因环境污染、生活习惯改变、遗传或其他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各类疾病的发生率在逐渐提升,但同时也刺激了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在药学领域中,在生物制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其中,并有更多的药物问世,当下,药学领域可谓“百花齐放”[1]。多样化的药物虽然提高了医学水平,但也导致了一系列用药不合理问题,医院是重要的社会要素,其医疗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之一便是临床用药合理性,同时,药学工作的开展也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关乎着该领域的发展,也与临床疗效、医院社会形象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上通过实施药师干预,是一种必然趋势。
1.2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较快,各地区医院林立,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可以说,每一次的临床合理用药均能够帮助医院提升竞争力。同时,据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医院,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效率及用药合理性,加大投资力度成立了医疗药品研究小组,更有医院邀请了世界知名专家坐诊。医学领域中,药物类型较之过去更加多样化,怎样从众多药物中选取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的药物是药学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2]。其次,在过去,医院诊疗工作中时常出现纠纷情况,医护人员未能够在药物应用方面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进而可能会对医院社会形象产生消极影响。
2.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
2.1药效不明显或无效
当前,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便是药效不明显或无效。药物类型愈加多样化的趋势下,可供选择的药物非常多,但据分析来看,可能会出现药物选择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导致了药效不明显或无效的问题,甚至会进一步加重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2.2药物使用剂量、规格不合理
用药过程中,需结合患者主诉、检查结果、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治疗方向,并选择药物,每一种药物在使用时,均需根据其应用标准合理规划使用剂量,一般成年人用药剂量较多,小儿较少,同时,每一种药物均有着其自身的规格,但当前也会出现该方面的不合理问题。
2.3药物应用不正确
在药物应用过程中,也时常会出现药物应用不正确的问题,这一点主要体现于给药方法方面[3]。药物应用除常规口服外,还包括多种,如静脉滴注、肌肉注射、贴敷等,在药物应用时,可能会出现药物应用方法错误,或用药频率不规范、剂量过多或过少等。
3.临床合理用药中实施药师干预的作用
3.1强化监督效果
当前时代背景下,药学领域较之过去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加入到了药学领域的“最前线”,为患者的临床用药合理性提升提供了重要帮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通过实施药师干预,更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效果。在过去临床用药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用药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在剂量、规格方面,进而可能会加剧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在使用药师干预后,药师会对医生所开具的处方进行分析,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药物应用标准,以此来分析处方的合理性。
3.2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据目前患者情况来看,各类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年龄结构较大,在病症的影响下风险性较大,同时多数患者对药物知识的了解较浅,极有可能会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剂量过多、配比不规范的问题,进而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实施药师干预后,可在药师的帮助下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以简单形象的语言向其讲解病症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所用药物的优势以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且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所疑问,药师要尽可能的解答,让患者能够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各药物的作用,进而提升用药依从性[4]。
3.3增强药物检测
虽然当下药物领域发展较快,药物愈加多样化,但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些许不良反应,如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均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同时,据临床用药情况统计来看,约有25%的药物为抗菌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实施药师干预后,可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药物检测工作,收集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从而能够从综合性、系统性的角度的来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语:药师是药学服务工作中的主体,需有着充足的药学、药理知识储备,能够在药学干预时给患者最充分、最合理的意见。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医院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药师干预的强化监督、指导患者安全用药、增强药物检测的作用,望能够对提升医院整体用药合理性并促进药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盈,王晶桐,侯懿耕,牛宇. 依托信息化构建医院合理用药监测、分析与决策体系的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2020,37(03):66-69.
[2]韩晔,杨静,郑磊,张恺,管玉瑶,张晓丽,刘霞,宋超. 医联体内药品供应保障统一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衔接模式探析[J]. 中国医院,2020,24(06):42-43.
[3]王文杰,刘玉颖,黄哲. 基于360度反馈评价法和犹豫模糊集理论的合理用药评价模型建立[J]. 中国药房,2019,30(02):154-159.
[4]解雪峰,方桂霞,陈飞虎. 基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激励相容与风险约束的合理用药机制[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28(02):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