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及防治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李翠英
[导读]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及防治

李翠英
(山东省曹县公费医院;山东曹县274400)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与产后心绪不宁和产后精神病同属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据相关统计数据统计,约有5.5%~16.7%的产妇可能会出现产后抑郁症,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这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为复杂,为降低其发生率,应对每一例产妇均进行前期诊断,并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本文中,笔者围绕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诊断;防治;心理状态
   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性较高,会伴随有持续性的心情低落、悲观,若未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危及其家庭,应早发现、早治疗。当下在对产妇实施诊治时,应提前做好诊断及防治工作,运用各类现代化医疗技术改善产妇心理状态。
1.产后抑郁症的诊断
1.1病史及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会较大程度的拉低产妇心理状态,不利于诊疗工作的开展。当下,在判断产妇是否存在产后抑郁症时,主要是通过判断其病史、临床表现等,前文中提到,存在抑郁症的产妇,其心理非常低落,具体表现为自暴自弃、对生活缺乏信心、情绪改变,心情极为压抑、沮丧等[1]。一般情况下,产妇会于产后2周发生产后抑郁,会长期持续性的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医务人员应在诊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以作为评价是否存在产后抑郁症的依据。
1.2应用量表筛查
   对产后抑郁症的筛查,还可使用更加具有规范性的量表筛查,如产后抑郁筛选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等,能够通过各量表中的各项问题调查患者的各方面情感,如在使用抑郁自评表(SDS)时,若患者分值超过53分,则可确诊为产后抑郁症。总之,当下对于产后抑郁症的评判量表类型较多,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抑郁情况筛查。
2.产后抑郁症预防措施
   目前,临床上对于产后抑郁症的预防,首先要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自身意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以至于产妇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紧张心理,恐惧婴儿出生后的生活,对此,医护人员应对其加强健康教育,使产妇能够加深对分娩、育婴、妊娠等多方面健康知识的认知,并向其讲解相关案例,促使产妇能够循序渐进的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2]。同时,在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时,医护人员还应加强与家属间的沟通交流,对于产妇来说,家属的关心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合理引导家属参与到心理疏导工作中去,尤其是丈夫的参与,从而达到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目的。
3.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产后抑郁症风险性较大,一旦产妇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干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多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并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比较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以下便对临床各种产后抑郁症治疗进行分析。
3.1心理治疗
   产后抑郁症是心理性疾病的一种,对于该病症治疗的首选方法应为心理治疗,主要是缓解其心理状态,使产妇被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一般情况下,在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下,产妇抑郁心理状态较为严重,医护人员通过加强与产妇间的沟通交流,循序渐进的拉近双方关系。

但通过心理疗法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应用于症状较轻者中的疗效更佳。据实际应用来看,心理疗法有着多样化特点,如认知治疗、人际心理治疗、个体治疗、集体治疗等[3]。
3.2药物治疗
   对于产后抑郁症症状较为严重者,可适当采取药物治疗,但在正式实施药物治疗前,应明确产妇的具体病症情况,如是否存在合并症、药物耐受性如何、是否要坚持母乳等,进而根据每一例产妇的个体化差异制定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当下,药物类型较多,对于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再摄取抑制剂等。据以上药物的实际应用分析来看,若产妇坚持母乳,那么便要保障母乳的安全性,则禁止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此类药物成分会进入母乳中,若婴儿食用此类母乳,可能会对其生长繁育产生不良影响。若产妇产后抑郁症情况较为严重,同时也需母乳喂养,首选药物为5-HT再摄取抑制剂,产妇在用药后,会进入到母乳中的药物成分微乎其微,并不会对母乳造成污染。药物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疗效,但也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保障用药合理性、科学性,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母体及母乳的影响。
3.3雌激素治疗
   激素是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物质之一,目前医疗卫生技术发展较快,对于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可使用雌激素,临床上可分为雌激素、孕激素及心境稳定剂。首先,雌激素是女性特有激素类型,可以起到良好的促神经系统作用,但当前该疗法并不成熟,正处于研发阶段,且被认为仅能够于特定群体应用。其次,孕激素在产后抑郁症治疗方面多被应用于降低产妇焦虑心理,且孕激素中的成分与单胺氧化酶敏感度较高,在使用后可降低单胺能。最后,心境稳定剂的应用主要是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据统计来看,约有40%~70%的重度产后抑郁症产妇情绪暴躁,过激反应较强,对此便需使用心境稳定剂,但应首选以丙戊酸盐为主的心境稳定剂。
3.4中医治疗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瑰宝”,在某些方面较之西医更优,在对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治疗时,可根据产妇的个体化差异实施辨证治疗,一般情况下,对于产后抑郁症类心理疾病,多使用养血调肝汤、补心丸、小柴胡汤、归脾汤等多种方剂。其次,也可使用中医针灸疗法,选择神门、木神、心俞、后溪、神道或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或电针治疗,以达到刺激神经系统,缓解抑郁的目的,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效果较为明显。
4.结语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常见病症,对产妇的心理及生理均有着较大的伤害,同时,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需加强诊断,做好在前期防范,并进行健康宣教,若产妇抑郁症情况严重,则需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安全、科学的疗法。医护人员亲切、友善、温和的态度,能够使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稳定,充满信心,对降低和治疗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丹,赵瑞珍,李小黎,许芳,唐启盛. 补益心脾法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雌、孕激素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1):772-776.
[2]徐素君,陈敏,陈立新,叶菁华,李雅. 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02):194-196.
[3]黄健希,张丽,贺敏,强雪莲,肖霞,黄铄,张丹荔,汤茗. 产后抑郁程度的综合评价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03):311-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