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叶小丽
[导读] 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对小学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施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基于此点,本文就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分析有效整合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的整合措施,希望能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韶关市乳源县金禧小学  摘要: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对小学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施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基于此点,本文就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分析有效整合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的整合措施,希望能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内在联系;有效整合〖HJ0.42mm〗〖FL(〗〓〓 现阶段,我国由于之前未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多数的青少年为独生子女,他们所交流的对象大都是成人,身处在这类不协调的交往之中,他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较为任性与顽固,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在小学生之中。就这种情形而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德育教学开展的关键难题,因此,对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势在必行。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传统意义上,尽管存在着不同,但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就德育教育而言,其教育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是在学校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规范性引导与教育,其中包含严谨的政治思想、爱国情怀、行为规范等[1],而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教育范围较窄,主要是针对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进行开展。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尽管涉及的范围不同,但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与教学方向,最终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对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意义 (一)健全学生的人格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2],将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学生心理素质与德育教育所关注的思想引导相结合,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健全的人格是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环境有着巨大的帮助,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传统德育与心理教育工作形式 在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培育,也能够满足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关注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聚焦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这两者教育形式相结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工作形势,一改以往大课堂的笼统讲解形式,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以谈心室、心理咨询、教师互相沟通等形式开展,使得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水准。 三、对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情感教育的深入 由于小学生与教师的年龄差异较大,易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一种敬畏心理,而情感教育的深入是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良好途径。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能一味地以说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降低在学生面前的威严感[3],以此来获取学生对教师的一种亲切感。另外,在进行这类教育的过程中,切记不可以“自作主张”,应当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与需求,不妨与学生展开亲密的交谈,通过情感的教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此来不断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 (二)网络技术的使用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网络课堂等形式也不断深入中小学的教育之中,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实现,学校教师可以组建相关的教育讨论群,通过互相的交流学习,分享实际的教学案例,以此来相互提高教学的水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德育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新颖的教学手法,来吸引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汲取,进而提升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心理环境的创设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处于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阶段,若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还以传统的说教形式开展[4],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常常出现走神与发呆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阶段,需要着重思考“该如何开展新颖的教学课堂”,致力于制定一套完整的创新教育方案,例如在进行教学时,创设相关的心理环境,带动学生融入所创设的心理情景之中,充分展露学生自身的内心世界,能够缓解学生内心的困惑与压力,进而提升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准,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准,丰富自身的教学体系。 (四)师资队伍的增强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准与质量,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学校首要的考虑。首先,学校应聘请专业从事心理师范的教师来进行授课,以此来全面提升授课的水准;其次,定期聘请专业的心理医师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增强教师自身对德育与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进而提升整体的师资队伍水准;最后,学校还应当积极组织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交流大会,邀请各个学校从事相关的老师进行学术性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学生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案,以此来相互促进教学的水准。 (五)家长教育的辅助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重的教育场合就是家庭,学生在学校里所展现的问题都是源自于家庭,因此家长的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养成至关重要[5]。在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行为规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引导家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另外,教师应当劝解家长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上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尽管其整合的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多种有效途径的整合策略,相信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也能带动小学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准的发展。  〖HTK〗参考文献: [1] 张秀荣.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27):20-21. [2] 马丽, 马云飞. 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 才智, 2018(4). [3] 高霞.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中华少年, 2016(22):14-15. [4] 赵广, 汪振德.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18):17-17. [5] 叶静. 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J]. 新课程(上), 2017(1):223-223.〖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