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郑光磊
[导读] 随着过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德智体美都纳入到素养的评判标准体系中。音乐是一门艺术科目,品位艺术是提高个人欣赏能力和涵养的主要体现。在艺术的海洋里,能分辨两种特征,其一低俗,其二高,当然艺术作品难以用这两者来评比,只能说个人思想与审美的层次能用高雅和低俗来评价。而初中生是处于一个认清事物和审美能力较差的阶段,开设音乐欣赏课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审美,因此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初中音乐欣赏课
甘肃省嘉峪关市明珠学校735100 摘要:随着过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德智体美都纳入到素养的评判标准体系中。音乐是一门艺术科目,品位艺术是提高个人欣赏能力和涵养的主要体现。在艺术的海洋里,能分辨两种特征,其一低俗,其二高,当然艺术作品难以用这两者来评比,只能说个人思想与审美的层次能用高雅和低俗来评价。而初中生是处于一个认清事物和审美能力较差的阶段,开设音乐欣赏课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审美,因此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艺术;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 〖HJ1mm〗〖FL(〗引言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新鲜事物是层出不穷。针对初中生,由于经验和审美观念的缺乏,往往很多事情预判错误,继而造成一系列的麻烦。在国家课程和推进改革中,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所占的的比列也是越来越高。音乐是一项审美教育,通过对音乐的赏析来给学生们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情感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充分的激发学生们的音乐细胞,寻找出音乐中蕴含的力量、情感以及美,打开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并学会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有一个代名词-自由。不仅是因为它可以创造出各色各样的音乐,更是一个情感的象征并适用于每个层面和每个阶段的人。 1.初中音乐课堂遇到的问题 1.1灌输式教育 单纯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育现象放到如今来是要被诟病的。在学生机械的接受教师的讲授,没有互动的教学模式下,不仅会扼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严重将会掉抹杀他们独特的想法,继而约束学生们创造性思维,导致日后无法保证切实改善自身对音乐欣赏的和素养,更有甚至影响到学生们对音乐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主张互动教学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中,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其中,着实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和辅助性。 1.2缺乏音乐基本的素养 音乐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出来的姿态有万千,需要学生们去学习的不单是一些技术层面的,更多的是一些内在音乐素养。如音乐的发展历史,每个时期音乐特色。每一种音乐都都能体现不一样的情感,如民谣、摇滚、金属以及古典等等,各有千秋。而我说的素养就是对这些文化的理解,一个摇滚歌手与民谣歌手在音乐上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因此,单单的对音乐旋律和歌词上面去赏析的话是比较肤浅的,要更多的从这个音乐为什么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出发点去思考,感受歌手的情感,这样才会融入其中,收获到共鸣。 1.3设备器械的不足 对初中生来说,接触到的音乐可能更多的是从手机或mp3等电子产品。

然而在学校上赏析课堂的时候,也只是单纯的从广播器里接收到,体验感就相对的来说差一点,然后又由于音质的不好,更加的影响体验,因此缺乏一种能把人带入的情境感,音乐可以将人带入一种虚无缥缈的世界,在那里没有烦恼,没有争吵有的只是宁静与感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更多的人喜欢音乐。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互动教学的方法 2.1模拟情境 加大体验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下,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作为一门在初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欣赏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1]。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令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消极的影响着学生对学习音乐上的心态。因此,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师教学的新型模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情境,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增加对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例如,在学习赏析一首《金色的秋天》,老师可以提前整序好思路,备好如何教的方案。教师可以在学生们赏析这首歌的之前,告诉学生们这首歌的创造来源以及歌手的简介等,让学生有一个了解基础前提下去感受歌曲,然后再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秋天的场景让学生们自己进入想象中。 2.2分组学习 在学生之间进行分组教学是快速促进学生们提高认识的捷径之一。老师根据学生们的性格、赏析能力以及思维活跃能力进行一个分组,促使学生们对音乐赏析能力的共同提高[2]。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措施,是因为学生们会对音乐的态度即认识和理解不一。例如,在对一首《花季如歌》的音乐进行欣赏时,老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们对是怎么看待花季的,对歌又如何看待?等类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探讨,然后进小组行探讨。 2.3积极给予评价 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同时还要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评价学生过程中,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如在对《致爱丽丝》进行赏析时,因为有的学生从小便接触钢琴可能会对这首曲子的背景和弦比较熟系,欣赏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时候老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们进行一个表演,反观要多多鼓励其余的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会逐渐增加,有利于学生们的审美提高和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型初中音乐赏析课是创造学生们思维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打开并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的视野和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水平。 〖KH8〗〖HTK〗参考文献: [1]魏巍. 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J]. 北方音乐, 2017, 37(15):234-234.  [2]高素芬. 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分析[J]. 当代音乐, 2018,5(1):51-52.  [3]杨静汝.探析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J].戏剧之家,2019(09):224. 〖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