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质量的提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容的安排、授课专家的选择、培训方式方法的确定、培训管理的落实到位等各个方面。笔者通过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保留好的方面,改进不足之处,从而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培训;法律知识
随着我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与落实,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受到了较大影响。原来老高考中,选修内容之一《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部分不作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也就不受重视。而在新高考中,《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部分在选考总分30分的分值中却占了15分的比重,大大提升了其重要性。由于原来高考中法律部分不考,老师们也就讲得少而且很浅显,对老师们法律知识方面的要求不高,现在这部分知识要高考了,题目难且占得分值不低,对老师的法律专业知识及教学提出巨大挑战。因此,老师们急需法律专业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这一需求,笔者开发了与此相关的培训项目,并对高中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的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思考,以期提升高中政治法律常识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助力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与落实。
一、提高高中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设计培训方案之前,笔者对高中政治教师法律常识培训先作前期的调查和研究。为此我们走访了几所中学,有重点高中,也有普通高中,还有中职学校,与这些学校的政治老师作了访谈,还特意请教了高中政治教研员,询问他们的意见。访谈及调查的内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高中政治教师急需培训的内容集中在法律中的哪几个方面;2、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或手段更适合教师需要;3、高中初级、中级及高级政治教师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要求有什么不同;4、聘请什么样的培训专家更合适;5、如何与聘请的培训专家进行沟通,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如何加强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管理,以提高培训质量。
调查研究的结果是:第一,高中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部分涉及的法律知识主要集中在《民法》、《诉讼法》、《合同法》及《婚姻法》四个方面,且前两部分所占内容比重较大,在培训内容安排上就有针对性地安排这几部分内容,并且课时分布有所偏差。第二,高中政治教师觉得目前对一些法律概念及原理理解上还比较吃力,容易混淆,因此主要以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及与专家的互动交流形式比较合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培训形式的选择以专题讲座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第三,根据高中政治教师的反馈,不同职称的政治老师在法律教学上碰到的疑难问题相差不大,因此,培训内容和形式上的安排基本上不需要考虑不同参训教师的不同职称问题。第四,据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调查得知,他们对法律案例的分析最难把握,因此最希望培训时根据案例来讲解法律知识。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聘请有多年法律实务工作经验,同时又担任高校法律教师的专家来作讲座。第五,为了避免讲课专家无的放矢,讲大量与高中法律课教学相关性较小或者无关的内容,我们事先与专家们作了充分沟通。具体做法是我们把教材《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部分内容发给各个专家过目,请他们充分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理论强度更深、涉及面更宽广的讲座内容,并结合自身工作中的相关法律案例作深入剖析,从而增强讲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六,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作好完备的管理工作,从培训前QQ群、微信群的建立到培训通知的邮寄、短信的发送提醒,从培训期间对培训学员的严格考勤到服务好培训学员的供水用餐等等。另外,布置相应的作业及与评选优秀学员相挂钩,以激励学员,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高中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实践经验总结
由于事先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培训方案设计合理,针对性较强,培训过程管理完善,高中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这一培训实践情况作如下总结:
首先,由于培训内容的确定非常有针对性,完全根据《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这一教材的章节来安排培训内容,有对《婚姻法》的解读及案例分析,有对《民法》的解读及案例分析,有对《诉讼法》、《劳动合同法》的解读及案例分析等。总之,内容紧扣高中《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材,且上课时要求参训教师带上教材,有问题可以当场询问培训专家。真正做到培训内容与高中政治课内容无缝对接,参训学员与培训专家无缝对接。
其次,本次培训请来的授课专家都是兼职律师。这些专家既在大学里教授法律课程,又有着很多年法律实务工作经验。所有专家都担任着某公司或企业的法律顾问,且有着十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讲课内容既有理论深度,更有丰富鲜活生动的案例来解析,这样的课程很受学员的欢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听得都很认真,求知欲特别强,与授课专家的互动很频繁。且参训老师们都要求并留了授课专家的联系方式,以期以后遇到问题再次请教。授课专家也都倾囊相授,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或互相加了微信。总之 ,学习气氛很浓厚,效果很不错。
最后,本次培训还布置了作业,要求参训老师写培训心得体会和提些培训的建议。老师们对这个作业基本能认真完成并上交,且对本次培训都表示认可,希望下次继续开班,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这些都给予我们以极大的信心,为下次培训的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
总之,培训的设计和安排很符合参训老师们的需要,但工学矛盾依旧影响着培训到课率,从而影响着培训效果。今后在时间的安排上尽量错开上班时间。
三、提高高中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质量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师法律知识培训要一直做下去,并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需要不断改进培训方案及培训管理的方方面面。为此,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首先,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紧扣教材内容这一点不能变,但可以改善讲课的侧重点。故《民法》、《诉讼法》、《合同法》、《婚姻法》这几个板块必须齐全,要保留,但是要求授课专家少一些对概念、原理及法律条文的讲解,多一些案例分析,并同时多留一些答疑解惑的时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鉴于本次培训,学员提问题的热情很高,而由于时间限制,没有尽兴,下次培训需专门增加半天时间用于授课专家与学员之间的互动,用以答疑解惑。
其次,增加培训形式和方法。不仅要有专家讲座,专家与学员之间的互动,还要有参训学员之间的互动。要增设半天学员研讨与交流环节,以共享不同教师之间法律常识的相关教学经验,共享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中学老师们参与培训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的过程,更是结交新朋友,获取更多资源的过程。当然,也可以尝试一些比如头脑风暴、世界咖啡等方法,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再次,在培训管理上,除了之前基本管理工作做到位之外,还需要更加制度化、人性化。之前没有进行团队建设,也没有对培训班进行分组管理,更没有推举班干部和组长。下次可以尝试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分组,并由小组推选组长,如果有困难直接指定也可以。且分组必须打乱同一学校同一地域的老师,要把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老师分到同一组,以增强彼此陌生的参训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交流的效果。很多要求或指令,可以通过班干部及组长下达并完成,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最后,在对学员的考核评价上,要进一步完善。本次有考勤有作业作为考核标准,下次还应加上课堂表现作为考核标准。同时,评优时也需要把参与过培训管理作为评优依据之一,以激发参训老师参与管理的热情,从而提升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