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陈贵贵
[导读] 下文主要就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组织能力的有效培养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可以有所帮助。
摘要:
        篮球这项体育运动不仅受广大群众所青睐,而且从其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与初中生体育课程的实际目标进行分析,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体育运动,篮球相关技能的训练对于初中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因此,这项体育运功也逐渐融入到了初中生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当中。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关于篮球这项运动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理论技巧的掌握、基本动作的练习、控球能力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之间沟通组织能力的强化。下文主要就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组织能力的有效培养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可以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组织能力培养
        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校园中,我们不难看到上篮、投篮、传球的身影,篮球始终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运动,他们喜欢在球场上挥洒青春,通过跟他们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学生喜欢的球星、喜欢的动作各有各的特点,他们不仅将篮球作为一种游戏,更酷篮球文化、球衣、球星手办、护腕、护膝等应有尽有。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情感共识的角度出发,顺势引入技巧教学,有效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融入其中,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助力。
一、当前时代下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具体特点
        针对于初中阶段的篮球教学内容,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不仅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篮球竞技,而且它的运动程度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运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具有一定的对抗性,但是不是很强
        从日常生活中的篮球比赛可以看出,这项运动具有很强的竞技以及对抗元素。这项运动对于整个人的精神以及斗志均等方面可以有效的激活,能够燃起整个团队的“竞技之火”进而在增强各方面身体机能的同时不断塑造人们强大的心理。对于初中生而言,篮球这项运动没有橄榄球对抗性那么强,从初中生身体保护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将乒乓球和羽毛球同篮球一起比较的话,篮球又不像那两项运动技术要求那么高,因此,教师可以在篮球教学中,将技术以及对抗性进行更好地体现。
2.体现专业化特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不管是从篮球这项运动的技术体现、训练强度、身体素质要求还是理论知识掌握上面都不能同专业运动员相比拟,但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由于现在属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篮球赛事或者相关队伍的训练视频去进行学习,相比于之前那个年代的同龄人,可以体现出自身巨大的优势,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篮球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而在实际课堂中体现更为专业化的教学。
二、篮球教学对初中生的影响
        篮球是一门艺术,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很多学生在没有具体学习篮球知识前,就已爱上爱看球赛了,篮球有着较强的竞争性,活动过程也是学生体能提升的过程,对其成长发育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虽然与个人能力有着密切关联,但与团队配合是分不开的,比如在进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他人盯防,自己带球突围是费体力还有一定的几率被抢断,这时就需要队友从旁配合,打出完美的“组合拳”让对手为之一振,而这对于自我意识强、集体意识差的初中生而言尤为重要,能够使其在比赛中明白队友的重要性、团队的重要性,收获友谊的同时得到快乐体验,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
三、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1.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定位
        教师在篮球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是整个教学开展的基础,不管是在篮球课程的学习中,还是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都需要学会正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只有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后,才能帮助自身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且取得更好的发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各方面的特点去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臂如,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那些身体强壮并且个头较高的学生,可能就比较适合中锋这个位置;对于那些控球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去尝试控卫这个位置;对于那些定点投篮非常准的学生,就可以去尝试定点投手等等。学生可以以及自身相关特点,帮助自身做出更为准确的选择,对于一场球赛来说,可能也就体现为一次球权的争夺,可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人生而言,就可能是决定命运的一次选择。
2.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身体机能训练有效结合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篮球理论知识与学生身体训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与篮球有关的理论知识是比较多的,如每种动作应该怎样去做,比赛中有哪些规则等,如什么叫走步、什么叫三步上篮、什么是三分线、什么是发球点等,这些都需要深深印刻在脑海中,但仅是这样远远不够,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在此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应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模拟示范,去细致的拆解动作,用准确的语言来进行描述,让学生能够精准把握动作要领、知道什么是犯规。
3.创设合作与竞争的大环境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求胜欲,其喜欢在人前展示后得到认同与赞许的感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在合作与竞争的大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内。首先在训练过程中可采取分组对抗的形式,比如往返运球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但要保障每个小组结构合理有可比性,随后让学生以接力的形式折返运球,学生要通过讨论来决定出场顺序,要思考该动作的技术要领,看看怎样才能做得更快,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小组内的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篮球比赛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热血拼搏,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机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团队关怀,有效提高的篮球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篮球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更好的活动体验,而且还需要让学生在篮球训练中体会这项运动的真正“魅力”,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逐步提升自身篮球运动的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海靓.学生组织能力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176.
[2]戴淑芳.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探究[J].西部皮革,2016,38(20):161.
[3]宋通超.探讨在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6(2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