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德育教学工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法制意识、社会道德品格,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时代新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快速成长的时期,在初中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更加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重点阐述了初中德育工作现状及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学生 德育工作 教学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使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以适应社会发展,能够生存下去。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如果轻视人品的塑造,即便是才高八斗,也成为不了于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重视德育教育是现在教育教学中的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意义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如果此时学生的德育工作出现失误和疏漏,很容易形成学生扭曲的人格和错误的价值观。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波及到家庭和社会。目前,社会高速发展,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网络,初中学生辨别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误导。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影响。所以,必须在初中阶段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确保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在初中德育工作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德育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德育工作浮于形式
目前,很多初中德育工作浮于形式,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在初中德育课堂上,很多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机械的说教灌输一些大道理。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太过于空洞,于自己相距甚远,和自己的日常行为活动并没有什么关联。更有的教师将德育教育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规范条文,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通过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德育水平,这就导致德育教育工作变成了一场空谈,毫无意义。
(二)德育工作不受重视
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依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要位置,学校以提升升学率为主要工作。这就造成教师、学生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之中,导致初中德育课程受到忽视。另外,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是训诫和惩罚,为学生设定诸多限制,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德育工作。这种德育工作完全忽略了德育教育的本质,不仅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引发学生的抵制和反感。
三、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生活实践德育教学
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其主要目的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思想上的问题,避免学生走入误区,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生活方向。因此,想要发挥初中德育工作的最大作用和价值,教师除了系统的教授德育理论知识之外,更需要走进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良师更是益友。这样学生将教师当做朋友,才会跟教师分享内心的疑惑和迷茫,倾诉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教师也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介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只有这样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德育工作,学生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有一个更加鲜活的德育思想建立。
(二)多媒体德育教学
随着我国多媒体设备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广泛的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初中德育工作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带来的教学便利,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打破传统德育教育中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视频片段。比如,《钱学森》、《邓稼先》、《张继忠》等等,学生们感受这些伟大历史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可贵的精神品格,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生也会在心中树立起一个光辉的学习目标并向其行进、靠拢。
(三)社会活动教学法
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了社会、了解了社会,把实践性的体检活动与学生的内心道德思想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正确思想道德品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走进绿色军营,感受军旅生活。通过这一系列的社会实践生活,学生对于所学的德育思想了解的会更加深刻,心中也会拥有更加光明的向往。
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学生个人的发展甚至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分析初中德育工作现状,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态度,丰富德育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新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确保德育教育正常开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雄.“互联网+”时代下初中德育实践探讨[J].教育观察,2019,8(17):80+100.
[2]温俊城.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体系建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