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体育课的开展需要注重方式以及手段,德育的渗透是新课改对各学科教学提出的要求。文章对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课上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体育课的教改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体育教学 渗透德育教育
诸多的初中生本身心理并不成熟,但是在初中体育课的实际开展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教师初中体育课上,主要关注的是初中生对各类运动技巧的掌握以及身体的锻炼,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在初中体育课上的内容比较片面,难以提升初中体育课的效果,对初中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农村学校教师的理念更新方面比较缓慢,对各类教学手段的应用不足,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初中体育课上德育的渗透,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和观念,促进初中体育课的改革。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在农村地区,往往初中体育课是在室外开展的,并没有准备固定的初中体育课教材以及学习时间,教师是结合客观情况进行安排,并且在农村地区初中体育课是缺乏完善考试机制的,这样无法对初中生的能力以及成绩展开考核。多数农村人思想比较落后,对初中体育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初中体育课上态度不够端正,对初中体育课质量是有影响的。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对德育进行渗透,比如,在初中体育课的田径教学中,多数的初中生认为田径训练是比较枯燥的,不断对各类运动技能进行反复训练,会消耗初中生很多的精力。这样初中生在初中体育课上对田径训练会产生反感,为了改善初中体育课的田径教学效果,教师要保持初中生的田径热情,让初中生乐于接受对田径项目的学习,并保持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对初中生的体质也是有提升作用的。可以在恶劣的天气下,教师与初中生一同参与到田径训练中,这样教师对初中生起到示范的作用,调动初中生的热情,感染初中生的情绪,进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对初中生加强鼓励,让初中生具备坚强的品质。另外在初中体育课上,可以适当引入健美操的学习。健美操本身是一种带有娱乐形式的项目,初中生在动感的音乐下,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让初中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一)在教师言行中渗透德育。
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对初中生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对初中生有直接教育作用的,对初中生思想品质也是有直接影响的。
比如,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初中生穿戴正规,遵循安全规则,自己也是要穿好运动鞋以及运动服,在运动前认真做好热身运动,让初中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此外是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要求初中生不能说脏话,自己也是要注重言语文明。在初中体育课上言传和身教都是至关重要的,对初中生如何要求,教师本身也要做到,这样初中生对教师才会认可,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各方面安排,让初中体育课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初中体育课常规中渗透德育。
初中体育课上教师要保证课堂规则,这样课堂秩序才会得到维持,对初中生的德育才会更加有效,因此教师要对初中体育课的课堂纪律进行严格维持,讲解相关的常规内容,并保证初中体育课的有序开展。比如,在初中体育课上不能迟到早退,进行体育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服装上要有所要求,对初中生做好考勤。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初中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一方面是让初中生在初中体育课上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初中生的思想品质,让初中生形成规则意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初中生的运动安全,初中体育课上初中生参与各类运动项目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只有让初中生严格遵循这些常规,才会避免在运动中出现事故,比如,热身运动,若是初中生没有做好热身运动,在运动中很可能出现拉伤、岔气等现象。
(三)初中体育课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在农村学校的初中体育课上,很多时候会表现出各类情况,一些初中生对初中体育课上的纪律是遵守的,一些初中生则是经常在初中体育课上违反规则。对于初中生在初中体育课上的不同表现,教师要进行不同的评价,对初中生或者批评,或者表扬,评价都是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初中体育课上一些表现好的初中生,教师要进行及时地表扬,激励初中生不断努力和进步,对于一些成绩不好,表现不佳的初中生,教师也是要善于发现闪光点,然后对初中生进行适当的表扬以及鼓励。比如,学生在初中体育课上成绩不好,但是人缘非常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证明这名学生有着不错的交际能力,乐于助人,教师也是要积极表扬,让这名学生在初中体育课上树立信心。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初中体育课上的德育渗透,让初中生在初中体育课上积极参与,教师本身要成为初中生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然后让初中生在初中体育课上有正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初中生思想以及行为上的健康发展,促进初中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谢克.功在课前活在课中思在课后——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