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许劲松
[导读] 雅安市强项双语中学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教学可以密切地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化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将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化学在生活的运用能力。本文就初中生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讨论。
【关键】生活化教学 初中化学 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不应该只拘泥于书本和板书,或者仅仅是背不完的化学理论和刷不完的题目。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会让许多学生对于化学产生恐惧心理,进一步在化学的学习之中,选择知难而退。所以,教师应该善于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课堂的理论相结合,让化学变得不再晦涩,而是通俗易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堂上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
化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化学佷抽象,同时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大量的记忆和理解。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把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相结合,用生活化的方式来教学,让化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如果化学的教学只是通过老师书本讲,学生听,可能会显得枯燥无聊,甚至有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睡着。若能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过渡到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听课专注度合格效率都会提高,课堂的氛围也会变得轻松愉悦。在初中化学溶解度的教学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这时候,因为物质分为气体和固体,状态不同,学生就无法根据复杂的情况记住这些知识点。所以在讲课时候,可以借助教材图例来讲,而不是直接的让学生看图来讨论。讲完固体的溶解度后,老师可以用幽默诙谐的话告诉学生,我现在很渴,我买了一瓶可乐来喝,这时候我应该把可乐轻轻地拧开盖子还是用力的摇。同时手上做出摇晃的动作。这时候,学生都觉得很好笑,然后提示你,要轻轻地摇。于是再反问一次为什么,学生都说,可乐经过摇晃之后就会冒出大量的气泡。为什么打开盖子前瓶子里面看不到气泡呢?于是学生都回答,因为没打开的时候气体都已经溶解在瓶子里面了。经过我的引导后,学生都知道可乐属于碳酸饮料,里面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学生接受了溶解度的概念的同时,还知道压强也是影响溶解度的一个重要因素[1]。化学除了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外,还与环境问题密不可分。当今世界上,面临一些严峻的环境问题,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把水的主要污染来源告诉学生,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2.化学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 许多化学知识点需要通过做实验,才能更高效的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直接把实验步骤告诉学生,让学生直接去做实验,学生对于实验步骤,直接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结果知识点一旦多了,学生对于化学反而会产生反感的心理。这时候,老师可以把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多布置一些课外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化学,应用化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究家里的化学能源有哪些,还要社区、家庭、学校存在哪些不环保的问题。这些实际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忆、理解、复习学过的化学知识。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教育学生,比如厨房里面常见的物质,白醋和白酒。区分它们主要通过闻气味;区分食盐和白糖,区分主要通过溶解和味道;区分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主要通过色泽,以及燃烧后的气味和形状等。区分厨房清洁剂和厕所清洁剂,主要方式是测PH值和加石灰石[2]。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做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且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学生加强了对二氧化碳的认识,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应用,这种教学使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还能换一角度,论述二氧化碳性质的分类,教学生化学的分类思想,这是化学学科里面重要的思想。随后,老师和学生还可以讨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在空气中含量的多少对于人类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对于这一门学科的热爱之情。还能增强学生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在快乐中学到化学,然后有了一双发现生活中化学的眼睛,观察在生活中的化学,将化学应用到生活中。
3.课堂后布置化学的作业
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如果不去及时的复习,巩固,很难一下子把学过的东西全部记住。这是候,作为老师应该有责任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化学作业。学生做作业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述“物质的性质”时,学生可以回家观察厨房中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描述。在讲解金属元素时候,让学生去家里找出家里有哪些金属元素,属于哪一类金属。还可以探究铁制生活用品的生锈情况,同时,找出生锈的原因,探究解决的办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家乡环境污染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教师在教完营养物质以后,再引导学生放学后帮家里做饭,然后回学校时候,再讨论昨天的食物都有哪些营养。不仅仅帮助孩子学习化学知识,还能激发孩子的孝道。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同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多加以肯定,这样,学生对于学习,会越来越有信心,学习也更容易跟上进度。
 
4.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化引入教学,把实际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化学,同时鼓励学生多动手,把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学习化学,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教学变得更有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从而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丘秀美.化学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J].2009(44):40-41
[2]方水波.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J]. 2019(25) :70-71
[3]徐涛.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35):50-51
[4]方君,黄玲.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25):20-21

作者简介:
许劲松(1976.10-)男,四川省优秀教师,中一,初中化学教师,单位:四川省雅安市强项双语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