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是重点学科,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尤其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时会陷入困境。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教师需要引进新型教学模式,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学科科学体系。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引言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习题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新旧知识总结到一处,还要利用优秀的思维能力来进行知识的整合才能顺利完成解题。然而由于当前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不佳,因此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教学质量不佳的情况。
一、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当前,一些教师虽然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但依旧未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偏低。此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学习效率随之下降,阻碍了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未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协调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解题思路。这不仅没有彻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第三,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此确保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存在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最终结果的问题,未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特别是与应用题解题之间的关系,列举的题目过于偏离实际生活。第四,依旧使用单纯的“题海战术”。为了保证学生拥有较高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传统教学方法普遍使用“题海战术”,依托解题量促使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事倍功半。第五,生生之间的交流深度不够。在目前的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相关数学知识、解题思路的传授,整体教学环境过于僵化,师生、生生关系一般。学生在整堂课中几乎不交流,未发挥出优势互补、思维碰撞的优势,教师需要重点对此进行优化调整。
二、加强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设计分析
想要有效提高学生处理应用题的能力,就要提高学生的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开放性题 目,利用文字隐藏一部分条件,让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题目中 的部分条件,理解题意,有效处理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在题 目中,给予一部分条件,并且将其他条件隐藏起来,让学生自 主分析,以此就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学 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 在分 析应用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题目中的文字内容进行全面理 解,还要对题目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这也是处理解决问题的 关键因素。
很多学生之所以无法完成数学分析能力,就是因 为在题目的分析、假设上存在困难,通过实际调查可知,应用 题解决较快的学生大多对题目的结构较为重视,而应用题解 决较慢的学生很少会分析题目的结构,因此无法在最短时间 内根据题目内容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 应用题处理最关键的 问题,就是要寻找解决方式,分析出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关系, 继而展开整体性的分析,从已知条件、隐藏条件过渡到未知 条件,高效快速的处理问题。 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 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并且求解应用题,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应 用题,解答完毕后,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编写出类似的题 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会逐渐掌握对题目的结构的分析, 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过程中,要 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
三、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方法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日益推进,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身数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巩固应用题学习方法,但只依靠数学课堂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引进更多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解答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在课外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受限会有所降低,进一步提高数学应用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解题竞赛,教师可以布置近期教学相关的应用题,为学生预留出一定时间,要求学生进行解题,由于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学生主动认真解题,以求出准确答案,在解题竞赛中,学生会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应用题实际情况,创新并优化应用题教学方案,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融合起来,提高应用题教学水平。
四、开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新课程改革中,“人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也要组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注重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释放。所以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还要转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创新,突破学生在传统应用题解题中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竞技式应用题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观察、猜想推理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一起探究应用题中不同的解题方式,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发散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基础学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其他学科提供基础支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数学难度在不断提高,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辉.刍议如何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以及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73-174.
[2]薛晓丽.刍议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2019(25):60.
[3]毛发兰.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