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同李涛
[导读] 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基础阶段。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基础阶段。而班主任这一角色在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但是一个完整班集体的总负责人,同时也是学生接受良好学习教育的保障和引导。由此可见,班主任这一角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更是举重若轻。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提出班主任应该以沟通为手段,解决矛盾;以沟通为桥梁,拉近距离;以沟通为路径,一视同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引言
当前时代,小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小学教育阶段的管理工作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大部分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且不太成熟,而班主任这一角色作为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起到直接影响的成年人形象,对学生的心智发展、行为规范无疑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这对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沟通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将班级管理的效率效果提升到较高程度,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
1以沟通为手段,解决矛盾
为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以沟通为手段,解决矛盾,掌握运用沟通的手段化解矛盾的能力,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良好渠道。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及时了解具体情况,有效地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矛盾,还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通关系,切实增强学生对于整个班级的认同感、集体荣誉感,优化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体验。举例而言,如果班主任发现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不断下降或忽高忽低的异常情况,那么就应该积极地与学生沟通联系,共同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如心理状态、学习环境、家庭变动等可能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以此避免学生个人出现不必要的身心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而如果出现了班级成绩整体下降的现象,班主任教师更是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应通过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与班级全体同学共同探讨成绩下降的可能的原因。这种沟通手段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审视自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检讨自身,是不是教学方式、管理方式上存在不足之处,同时教师也应该虚心听取学生对班级管理、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意见。以沟通为手段解决矛盾,不但有助于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还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班级管理效率,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培养、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2以沟通为桥梁,拉近距离
为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以沟通为桥梁,拉近距离,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真正促进班级事务处理的高效完成。举例而言,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与班上学生进行积极交流沟通,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具体情况和竞选意向,同时采用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尽可能地让班干部的人选获得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不仅要与班干部同学 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了解班内同学的身心状况,同时也要定期积极主动、温和耐心地与班级同学沟通交流,从而避免班干部与班内同学之间由于沟通交流不足可能产生的矛盾问题。

除此之外,在班级内构建健全健康的班干部队伍和高效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班级事务处理的有序落实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课堂上,班主任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监督者,必须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然而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班主任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了学生的亲人、长辈、朋友,因此以沟通为桥梁,拉近师生心理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达到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有效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实行。
3以沟通为路径,一视同仁
为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以沟通为路径,实行一视同仁、尊重个体的班级管理方式,遵循注重学生感受的班级管理原则。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同学、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件班级事务,无疑对于构建起和谐、良好的班级集体关系具有关键作用。 班主任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可更改的个体差异,其次要去仔细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家庭背景、过完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甚至家乡传统习俗等等。实际上,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给班主任教师管理班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难度,这也就需要班主任教师花费一些精力去克服和解决。在班主任管理班级时, 必须要无条件地秉持着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态度来处理班级事务,来解决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此外,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会起到人生导师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与学生成为朋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要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行为规范。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太成熟,教师如果在其心中缺乏威信,可能会导致其难以管理。再者,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当班主任观察到学生形成了某些不良习惯,必须及时制止并加以批评,但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幼小学生的自尊心,要尽量令学生在认识到不良习惯对自身的危害的同时自尊心不会受到外界伤害。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教育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素养。然而目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存在问题的班主任不在少数,因此分析、学习、掌握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到以沟通为手段,解决矛盾;以沟通为桥梁,拉近距离;以沟通为路径,一视同仁,与学生合作,尊重学生,共同推进班级管理的高效运作,共同推进小学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聪聪.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  学周刊. 2018(23)
[2] 姜红霞.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04)
[3] 杨少鹏,寇丽君.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信息沟通模式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07)
[4] 吴敏,张家荣.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01)
作者简介:同李涛  男 1980.10.4汉族 籍贯: 陕西蒲城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班务管理   邮编:715500  单位: 蒲城县古镇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