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祝良辉
[导读] 近几年来,我国课程教学标准都在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课程教学标准都在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发展”。而德育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可以说是灵魂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塑造美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其中班主任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有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这一关键性地位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在核心素养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全身心健康快乐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主任;德育能力
        201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其中明确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含义,指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即适应自我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终生发展,同时还强调了个人素养、全社会的关爱和家国情怀,在学习中也要注重自身发展,学会合作探究,最为重要的是创新和实践能力。而班主任自身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水平,所以笔者在文中详细介绍了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水平。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中心必须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计划,抽出时间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体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真正意义上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世界环保日这一天,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一节日为主题在班级内开展相应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环保”为话题进行演讲,也可以让学生就行旧物改造,提高废品回收率,更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感悟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也能够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和错误的环保行为,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保护环境。
        二、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主题活动上,还要带动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将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意义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全面支持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要积极联系社会相关组织,达成合作,让学生定期到组织里进行实践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德育能力。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在闲暇时间去社区中进行志愿活动,可以去看望那些子女外出工作的老人们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表演节目,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星期天,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跟随去看一下学生实际的操作情况,在事后让学生用笔记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等,这也在另外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亲身实践和班主任的表扬,学生一定会对自己的德育事迹感到骄傲和自豪,激发了他们的德育实践激情,同时也让他们可以亲自感受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可以这样说种种社会实践的开展有利于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潜移默化之间,学生的德育水平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三、学校里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也要齐心协力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只有班主任自己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教师的帮助,因为班主任自己孤军奋战,其他认课教师袖手旁观就会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停滞不前。班主任不仅仅只是教授学生自己负责的科目,督促他们努力学习,还要兼顾本班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如果其他的教师不提供一定的帮助,那么德育工作在班级内就难以开展顺利进行下去。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该要积极听取其他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在举行班级德育活动时可以邀请所有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进来,毕竟一位班主任的观察是有限制的,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才能够发现更多问题,而且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群体内部,才可以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班主任要促进德育教育家校合作进行
        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最好的年纪形成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德育培养要全部由学校和班主任来负责,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教育这一单词的真正含义,它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小学生的生活范围不仅仅只有上学的学校,还有生活的家庭,所以,学校和家长必须通力合作一起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做努力。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一定要定期及时和学生家长关于德育教育做好沟通,让家长在关注学生日常成绩的同时也多注意他们思想和个性的发展。另外,在举办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对每一个孩子做出综合性评价,这其中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整体性了解,同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帮助,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不再是只要求班主任简单的传输知识工作,而是要做好学生的引领者,让他们在年少之时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做出努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最新的教育目标,为我国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常晓阳.论班主任落实德育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06.
        [2]陆黎丽.班主任在核心素养校本化德育课程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90.
        [3]江涛.班主任核心素养及专业标准体系建构——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78-87.
        [4]苏启敏.评价素养: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必要视域[J].教育科学研究,2017(03):35-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