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蔡高远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思想中越来越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且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小学体育教学思想中越来越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且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的个性发展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明确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固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较低,教师在教学上也只是将教学任务完成,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力度。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体育教学方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体育的发展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上达成共识,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小学体育的实力,有效解决小学体育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问题。对于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小学体育教育,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制约因素,更好地突破教学困境。例如,在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大力促进班级或学校内开展体育运动,并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从而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加健康。也可以为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教师还可以制定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计划。此外,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个性化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时,要在好的方面,要坚持下去;在差的方面,要及时修正,进而更好的实施个性化教育。
        3提高体育课程在当前初中教学当中的教学地位
        教师在教育方面一直都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新时代教育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从根本上入手,提高学校以及老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体育课程的设计本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余还能够很好的锻炼身体,让学生能够强健体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所以在对于小学教学当中,体育课程的设置就必须要加以重视,对其课程的设置时间间隔不能太长,以防学生会忘记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避免学生因为锻炼时间太少,而不能更好地锻炼的情形,体育老师应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自己去主动去锻炼,去学习。
        4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育部门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运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巧妙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某教师是一些名优秀的小学体育教师。某教师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以一些小学生为研究主体教师了解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内容和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弱,某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教学法进行有效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游戏比较感兴趣。某教师在体育课堂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两人三足”的游戏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某教师通过运用游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5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在制定好教学方案进行实际教学时,将体育课堂时间分为教学时间和自由时间,在引导和训练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对于自由时间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和价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更好提升。
        6内外结合,拓宽体育教学空间
        小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小学体育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点是减少对学生的制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因此,在小学体育中,教师必须认识到人格发展空间对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少说话多练习,使学生更多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时间可以充分释放和展示学生的个性。例如,在跑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规定动作的教学,还应让学生在跑步时选择一些动作,并根据自己的跑步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集中学习和训练,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还要将体育教学不断朝外延伸,借助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结合起来,拓宽体育教学空间。例如,教师应整合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活动等,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去,打破课堂对体育教学的约束和限制。这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结语
        简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体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小学体育教育,必须积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增加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各个方面训练,纠正措施,确保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个性化发展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黄明函.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113+115.
        [2]杨旭.展个性,促发展--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6,6:154.
        [3]陈华西.关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J].学周刊,2016,15:65‐66.
        [4]郭晶.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