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郑绍芬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提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情景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值得推广。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提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情景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值得推广。高中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基础学科,作为五大自然学科之一,需要向学生生动展示大自然的真实面貌,亲身体验大自然的亲切,实现从传统教辅工具里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改变。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更高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才可以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立足于学生,讲解情景教学的概念和优缺点,以及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引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性思维要求非常强的学科。无论是在学习城乡空间结构的错综复杂、水循环和洋流的变幻莫测,还是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一筹莫展之中,都需要学生深入理解,仅仅是靠课本的学习与展示是不够的。而情景教学的出现,可以使得在教室里的学生足不出户便可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在体验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应用中灵活参与,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二、情境教学法的优缺点
情境教学法中的特定环境可以起到线索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内部的整合,从而产生启迪,解决问题。情境设计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获取最佳注意力,再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随着情景展示的发展而逐渐深入探索,使学生沉浸在学习中,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同时完成各个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但是,情境教学法不能被滥用,高中地理重在最后学到了知识,如果一节课只给学生展示,而没有讲解其中的重点内容,那无疑是本末倒置。与教学无关因素干扰教学进程,有的则不符合生活中的基本事实,只是单纯为创设情境而创作。
三、情景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
(一)走进生活,真实体验
科学就在周围,知识就在生活中,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重点讲述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和酸雨等环境问题,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课上举例,比如受到酸雨侵蚀的石像和房屋,这样学生就会提升兴趣,课下联系课本知识,观察生活中的奥秘。在课上,教师再以课本中的举例为向导,向学生解释清楚问题的形成过程和造成的危害,对每一种环境问题都要上溯前因,延伸后果,形成知识体系。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不仅止于教材案例,学习中要倡导联系实际,拓展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渠道获得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知识,通过环境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
(二)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随着新课改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方面授予学生课本知识的状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还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一章时,可以在多媒体上向学生们展示汕头建设30年的对比,从而引出城市化,再利用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变化面貌展示,讲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引入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知识点讲解。
(三)组织社会实践,近距离接触大自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单纯依靠书本是没办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完全理解并吸收的,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才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地理事物,可能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高中地理知识非常难学,尤其自然地理部分,比如黄赤交角、时区的计算问题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天文馆或者地理园,了解各种地理知识,将现实与知识相串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四)引导情景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地理知识更具价值。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一起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比较、分类、概括等,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总结归纳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绘制知识结构图。比如,《地球的结构》主要知识点可以归纳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技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三、总结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将高中地理枯燥的课本内容讲述成生动的课堂,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而这也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龚大伟.情景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0,(13):122-123.
[2]后小科.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的应用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3):151.
[3]任苏芹;李飞飞.多媒体网络下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高中地理为例.[J].科技风,2017,(15):25-26.
[4]钟正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的有效途径.[J].地理教育,2019,(S1):29-30.

作者简介:郑绍芬 (1991-4-24)女 籍贯:贵州兴义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地理 邮编:562400单位: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