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如何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从关键点切入阅读活动能有效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本文笔者立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点带面”的阅读理念,让学生从细微点的字词句逗入手,巧妙地切入,深度阅读文本,体会文本的深刻内涵,感受文本中深厚的情感,由此不断提升阅读能力,激活思维,实现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切入点;有效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切入点”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从某个地方)深入进去。很多人也对其给予了通俗的说法:切入点就是解决某个问题应该最先着手的地方。着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其切入点即突破口,是指教学开始的入口。正如宋芷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突破口的选择》中指出的:“突破口的实质就是把课文知识点、重难点集中为能牵动全篇的提问引导学生研读文本,逐步衍生扩展,达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可见,阅读文本要精心设计能“牵一点而动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上进行阅读,通过以点带面来带动学生对整个文本的理解感悟,实现教师、学生、文章的深度对话,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一、高中语文挖掘阅读切入点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推进,语文阅读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切入点的选择,使得课堂极易陷入看似热闹却费时无效的虚假繁荣之中,因而若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设计有效的切入进行教学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深入阅读可以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思维深度进行锻炼。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带着自身的思维进行文章的体会,通过挖掘阅读切入点,“以点带面”的阅读教学方式既能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情感体验,有效打破传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高中语文阅读有效的切入点的实践
1.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
从课文内容挖掘切入点就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之处。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作者能够将自己的见解、情感、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内容,而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写作缘由、社会影响等都是学生需要理解与掌握的文本内容。只有深入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与作者实现“零距离”的接触,与作者进行“对话”。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时,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那么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读懂作者所写的景物,还要透过景物去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这样才能理解景观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如何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必须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入手。
此时,教师寻找的切入点应该是朱自清1927年写作《荷塘月色》时的思想状况与时代背景,以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大师笔下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到作者在享受荷塘月色时,那一丝喜悦之中又带有一丝哀伤之情,从而逐步领会作者想要寻求解脱但是又无法摆脱的内心苦闷。
2.以课文标题为切入点
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是作者经过反复的揣摩、仔细的斟酌而定下的,同时也作为文章的线索和作者感情的出发点,非常的具有象征意义,而且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好的标题还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多课文的标题蕴意非常丰富、具体,也有一些课文的标题蕴意比较含蓄,如果能够从课文标题中找到切入点,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抓住文本的关键。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教师可以直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第二,荆轲在刺杀秦王之前做了哪些准备?第三,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荆轲刺杀秦王的?第四,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五,你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个事件?从本篇课文提炼出五个问题,作为阅读的切入点,五个问题形成递进的关系,一步一步逼近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五个问题去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效率与质量。而在教授《像山那样思考》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哪一个呢?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思考。教师继续追问:思考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呢?学生有自主阅读基础,展开了讨论。有学生认为:作者主张像山一样思考,这山怎么会思考呢?其实这是一个比喻。让人们要尊重自然选择,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不可以人为地改变它。不然,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严重后果。也有学生说:人类和自然要和谐相处,不能用虐杀手段改变生存法则,狼也是自然选择的生物种群,它们的存在为什么要由人类来决定呢?我们为什么没有山那样宽广的胸怀呢?从学生表述中已经可以看出,关联意识得到有效发扬。题目中的“思考”是中心词,教师由这个中心词展开引导,让学生联系“思考”的内容,自然引发学生展示个性观点,如此学生观点与文本主旨不谋而合,其阅读效果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教学的质量。因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发展的实际,找到教学的多元切入点,要引导学生去探寻作者深意,让学生了解体会其主旨大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促使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效果,激发阅读探究的热望,点燃其阅读思维火花,促进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23-24.
2.刘春涛.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切入点的探究[J]. 魅力中国, 2016, 000(014):45.
3.马丽平. 牵一点而动全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微探[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