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 高会娜
[导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革新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变得刻不容缓,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进行培养,让小学生对口语交际如何产生兴趣,以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接能力的培养该怎样具体实施,都是目前老师所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从小培养才能更利于日后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
       
        传统的阅读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代教育的刚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所谓阅读,重点就是观看文章进行理解和读好文章从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如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养强的人才,因此对学生的这种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教育行业的工作中,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敏锐捕捉教育动态,努力探索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 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1.1 教师错误认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一味的注重语文阅读的积累量,并且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他们片面的认为在当前教育下学生只需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学重心放在考试所考的内容上,学习内容只与考试内容相关。更有一些老师认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包含在阅读教学中,应去专门开设的课程中去学习。阅读课堂中老师只负责教授学生阅读材料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和掌握阅读技巧,以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因此,应让教师先树立正确的意识,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再去结合阅读教学进行整合。
        根据教育厅的新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成了要攻克的课程之一。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照搬书本知识,缺乏创新,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最常用教学方法就让学生朗读指定内容,或是在通读完全文后用自己的话去再次讲述文章,这种方式不仅达不到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目的,而且还会限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深入挖掘其原因,是因为多数语文教师都对口语交际不甚精通,光顾着钻研语文阅读教学,没有把这两个相联系起来。而且一心只为考试所服务,把教授的重点放在考试题型上面,忽视了口语交际的必要性,因此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模式也不做深入探究,缺少创新意识,落后的教学方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给阅读教学带来不好的影响,不能够与时俱进。
        二 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2.1 在阅读教育中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的实质是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和互动性。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听,缺乏互动性,尤其是到了课堂提问环节,学生更是鸦雀无声,发言的人寥寥无几。

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去进行交流,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在氛围的感染下,才会更想要去主动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味的跟传统教学模式走,把口语交际贯穿到课堂的多个环节中,创造一些适当的交际情景,老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有话说,敢去说,好好说。阅读教学应该是拉近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一个纽扣,独特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育中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感受口语交流所带来的乐趣。
        2.2 在课前应用“三分钟”宣讲,提升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能力是检验学生语文基础好坏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与课堂中的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一节课堂时间45分钟,只要教师合理把控,对每节课进行合理安排,在课前腾出来“三分钟”让学生进行自由宣讲,这将会对他们的口语交际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可以进行情景对话,或者情景剧的表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充满童趣的文章,童话和寓言故事,教师先进行整合,然后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组合,模仿课文中的对话或者情景,在模仿的过程中,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会让学生加深理解。再如,找一篇文章的中心观点,让学生自由辩论,每一方派一个代表,一人一分钟,鼓励学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依据和理由,让听的学生都能理解,等到双方都表达结束后,教师再进行肯定和纠正,深化论点。再比如,让学生续编课文,小学生本来就思维活跃,有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给学生留下很大的创作空间,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更好的去表现自己,为他们创造更多发言的机会。
        2.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一个人在以后的生存环境中的状态,也是新时代下的人所必备的一项技能。教师要给学生传递口语交际在社会中很重要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动脑筋,采用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形式进行相关教学。设置模拟情景,制造悬念,假想等形式,尽可能地把学生带入到氛围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表演中边看,边听和边说。也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器材,播放一些简单地文章片段,让学生进行效仿,最后再通过评价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让学生积极发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也可以激发学生地阅读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关乎一个人以后的发展状况,只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打好基础,才能稳步推进口语交际能力,教师积极探寻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紧跟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方向,去因材施教,把兴趣作为老师,让老师充当协助的角色,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终更好的掌握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祖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曲靖师范 学院学报,2018(11)55-56.
        [2]张胜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 2017(05)14-15.
[3]张海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兰州教育 学院学报,2019(09)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