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黄敏
[导读] 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使得各国之间加强了文化碰撞和交融
        摘要: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使得各国之间加强了文化碰撞和交融,部分小学生被国外所刻意宣讲的文化蛊惑,产生了思想偏差;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碎片式文化的泛滥与某些糟粕文化的盛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已经是少之又少。本文立足于教学经验,提出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引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从学习方法到为人处世、治国策略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我国的文化根基,同样也是现代化文明的基础。但如今,不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在长大后也不会对其产生兴趣,他们没能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浸润,因此在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很可能存在欠缺,无法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传统文化渗透,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1、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
        我国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片当中从来都不乏对于为人处世之道的阐述,其中也有许多较为简单、容易理解,适合在小学推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提醒学生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尽量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游子吟》是教导学生要心怀感恩之心,了解父母为自己的付出,能够充分体谅他们的难处;《石灰吟》则鼓励学生为人要坚强、不被成长道路上的磨炼和困难击倒,能够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坚持正确的事情,勇敢应对坎坷。德育教学在如今的新课标教学背景下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单纯的说教缺乏说服力和趣味性,而在讲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展德育教学,则能够事半功倍。
2、培养学生气质
        知识是充实一个人的内心、并能够最终体现在气质上的,读书多的人,必定有着宁静平和的书卷气,而一个人的精神文明水平可通过研读优秀文化来提升,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们从小就受其浸染,可使其心胸开阔、境界高远,深入接触我国历史上各位伟大人物的思想与灵魂,树立文化自信,能够在今后自觉地学习和发扬本国文化,提升我国在文化竞争当中的实力,避免文化输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营造氛围
        想要顺利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育,首先应当准备好环境和氛围,使班级乃是学校当中都富含文化气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自觉地探究和积累传统文化。首先,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组织成立传统文化发扬团,并采用一些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带领他们共同学习传统文化,并让他们为周围同学介绍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学生们的集体影响力。

此外,还可将一些名篇的背诵与解读列入考试范围,要求教师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一同学习千字文、三字经等朗朗上口又难度较低的名篇,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讲解内涵,将其中所涉及的典故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使学生们快乐地学习,并加深对其的印象,做到读书时“求甚解”,挖掘内涵,而非死记硬背。在大课间时,学校广播台还可以播放古诗文朗读、古典事例解读的有关节目,或者一些有关成语出处的小故事等,用良好的氛围带动学生。
2、采用新形式,吸引学生兴趣
        在部分反对传统文化的人内心当中,传统就代表着呆板、守旧、落后和愚昧,部分小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部分人的影响,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偏见和抵触心理。为改变这种局面,并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注入趣味,教师应结合新形式,改变传统文化的形象,吸引学生兴趣。例如,小学教材当中有一些根据古代神话传说改编和由真实历史事件简化得来的课文,它们的情节紧凑,对学生具有莫大吸引力,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演绎故事过程,获得更为真实的体验;此外,还可让学生们在学完诗歌或者历史典故后,自己编写一个小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针对某一个人物或者某一个片段、某个事件的后续进行延伸,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互相指出问题,共同进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举办趣味活动
        小学生天性爱玩,教师可采用游戏、趣味活动的形式来带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某个节日前后可以带领学生们还原某一朝代人们庆祝节日的活动,元宵节可以自己用纸折灯笼,并在其中写上简单的字谜,供大家猜想,击鼓传花时可以将“说出一句古诗”作为惩罚机制,当学生们都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时,还可以引入对联,让学生们发挥想象,自己创作上联,并互相分享、对下联。通过这些趣味性活动,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主动汲取相关知识。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乃是中国的根基,是我国当代文化的源头,绝不能被遗忘和抛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在授课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工作,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其文化水平,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海波.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入与价值探寻[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86-87.
        [2]杨迎新.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92+94.
        [3]李永梅.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名师在线,2020(14):52-53.
        [4]闫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J].江西教育,2020(15):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