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种子”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林凤娣
[导读]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中心小学 广东 清远 511540
        摘要:“爱种子”教学模式主要是运用互联网,指导学生展开语文学习,这有利于从学生角度出发,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动学习,变得爱学、乐学,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综合水平。“爱种子”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现在我来谈谈我在识字教学、课文教学、主题拓展三方面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爱种子”教学模式。
关键词:爱种子;语文教学;运用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互联网的运用越来越多,甚至离不开互联网,因此,“爱种子”教学模式被提出,希望在语文教学过程运用“爱种子”模式全方位指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形成认知冲突,在师生互动的环境下,实现知识的迁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爱种子”教学模式介绍
        “爱种子”模式(也称“I-SEED”),其中I主要指互联网,S指学生自主学习;第一个E指教学过程的互动探究;第二个E指教学的拓展;D指的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爱种子”教学模式,将小学生视为“种子”,由教师用心呵护每一颗种子,培育其健康成长。
        “爱种子”模式开展教学符合当前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教学需求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拓宽教学途径,高效教学。
二、“爱种子”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应用“爱种子”模式。可将学科进行变式,以单元为核心展开主题阅读,分别从识字、课文、主题拓展三个环节展开教学。运用“爱种子”模式展开识字教学,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下载优质的识字教学视频,将汉字读音和写法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运用此模式展开课文教学,可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发挥互联网资源优势,为小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使其深入感受文章内容;应用此模式展开实践拓展教学,可全方位呈现学生作品,便于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评价。在实践活动设置方面,将语文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等融合于单元教学当中,结合不同学段小学生,展开识字拓展内容,此内容适合1至3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时要结合文章特点,灵活调整课时,拓展主题时需要展现创造性、实践性。
(一)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讲,识字教学十分重要,“爱种子”模式下展开语文教学,可从学生识字教学入手,以部编版一年级《比尾巴》一课为例,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本课重点生字为“比”、“尾”、“长”、“短”、“扁”、“弯”、“伞”等。明确重点字词之后,教师可使用“爱种子”教学平台,下载字词微课教学素材,为学生播放,将本课重点生字的读音、笔顺等向学生展示,使其对生字读音、写法等有初步感知。
        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字的使用方法,教师还可利用“爱种子”模式教学平台,将关于本课的资源加以整合,为学生呈现出教学情境,展示课件,课件主题为“比尾巴大赛”,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之后可可看出,参赛的小动物尾巴形状各不相同,此时教师可邀请学生作为大赛“裁判”,对小动物的尾巴加以评价或者描述,描述过程使用本课的重点字,学生按照自身观察,可以说出“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等,之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看看自己的评价和文章中描述的是否一致。在“爱种子”模式下,展开语文识字教学,可结合课堂学习重点,利用互联网,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处于真实的情境当中学习生字,同时,还能对不同生字的笔画、组词、含义等深入了解,快速掌握学习重点,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奠定基础[1]。


(二)课文讲解中的应用
        “爱种子”模式下,需要引导小学生自主实践,展开个性化阅读。在课文教学环节,教师可结合学生兴趣,可利用教学平台,下载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为例,教师可选取“大自然”主题的课件资源,为学生播放大自然中多彩的景色,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热情。同时,为展现“爱种子”模式的优势,在学生欣赏过程,教师需加以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仔细倾听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声音。情境创设结束之后,教师可利用导学案或者微课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朗读,初步感受文章大意。为完成“爱种子”模式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任务,教师可设计探究活动,“风这位音乐家演奏了哪些优美的乐曲?”让学生根据自身阅读结果,从文中准确从找出来。学生阅读过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启发,指导其重点从第二段中“4个不一样”当中找到风声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学习第三段和第四段中“雨声”和“动物声”等特点,进而学习总分构段方式。
        在“爱种子”模式的运用下,科学运用互联网,指导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维与情感,使其在真实的情境当中接受熏陶、启迪思想、享受审美。在课文教学整体环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为媒介、阅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情境、展开联想、品味阅读、形成感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激发其热爱自然之情,发挥“爱种子”模式的教学价值[2]。
(三)主题拓展中的应用
        “爱种子”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题拓展模块可按照学生年龄段和学习情况差异特点,制定出丰富的主题活动。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已经初步掌握的表达能力、绘画能力等,因此可制定出“我与自己”主题相关实践活动,如:“我的爱好”、“我的愿望”、“我的情绪”、“生活自理我能行”、“保护视力”、“保护自己”、“作学习的主人”、“我是运动达人”等。让学生使用绘画、剪纸等方式,配合简单的文字描述,完成以上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可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制作成PPT,在教学过程为其他学生展示。“爱种子”模式下,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为其设计主题拓展内容,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实践,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此外,为充分展现出“爱种子”模式下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教师还需对每位学生的作品加以点评。此时,教师需要具备“发现”的双眼,能够准确找出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适当将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放大,增强小学生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还需委婉地指出作品有待提升之处,此时教师需要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如:“如果在某方面有所体现你的作品更完美”、“作品颜色搭配创意十足,但是如果和事物本身相适宜会更好”等,不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巧妙指出其中的不足,符合“爱种子”模式下呵护“种子”成长的宗旨。
结束语: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爱种子”模式可高效发挥互联网优势,为小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空间,和教师之间高效互动,学习知识,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下,以及实践活动等运用下,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全方位呵护小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邵宇翔.对新时期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50-52.
[2]余治国.巧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20(07):111-112.
[3]朱德志.巧用“爱种子”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82-183.
[4]李醒群.实践“爱种子”模式,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08):67-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