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然而,迄今为止,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严重,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方法依旧是填鸭教学法,并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培养学生字词认识以及读写能力方面,对新课改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严重阻碍。而通过情境化方法的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欲望,在高效完成知识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创造力,为他们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夯实根基。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情境化方法的重要教学价值,然后提出了几点情境化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化方法;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当做主要目标,认识到情境化方法的重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模式优化创新,以此来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及吸引力,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可与青睐,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根基。所以,本文展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方法与价值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方法的重要教育价值
(一)增强学生学生的欣赏能力
所谓情境化方法实际上指的就是通过不同道具的综合利用进行更为真实的环境创设,以此来使学生出现身临其境的感觉,完成知识的更为生动形象展示,为学生提供更为优秀的启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使他们的欣赏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增强。
(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化方法展开课堂知识教学可以将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与趣味性,引导学生快乐的完成语文知识学习,增强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三)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游戏活动是情境化方法最常见的形式。因此,在课堂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展开多种游戏设置,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同时,在游戏展开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间展开通力合作,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加高效的完成知识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团结协作意识,并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二、情境化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推动多媒体和情境化方法的充分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合理应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降低板书需要花费的时间,将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的展示到学生面前,创设更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知识学习,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
例如,在进行《山行》这首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凭语言描述的方式展开知识教学,学生很难充分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难以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因此,要想完成情境化教学,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对多媒体进行秋天美丽枫叶景色视频播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更为清楚的认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美丽景色。
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展开知识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出现置身于其中的感觉,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充分了解当时诗人的实际想法。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景色的时候,就可以有效应用这首诗表达自身的想法,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推动角色扮演和情境化方法的充分融合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快速推进,角色扮演已经逐渐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教学的时候,经常会使用的方法,希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角色扮演方法的应用上还有比较大的缺陷和不足,造成学生将更多心思放到了角色扮演方面,忽视了知识的学习理解,而推动角色扮演和情境化方法的充分融合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根基。
例如,在进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教材当中涉及到的小动物,以此来准确把握每个“小画家”的实际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小画家”扮演的积极性,这样虽然可以为教学效率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却会有极大可能引发课堂秩序混乱。所以,要想切实转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和情境化方法有机融合到一起,创设“冬天”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画家”中没有青蛙呢?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冬眠含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三)推动竞争模式和情境化方法的充分融合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教学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忽略对学生存在的胜负欲。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胜负欲存在,小学生同样如此,而且他们更加渴望获取教师的表扬与青睐。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竞争模式的有效利用展开知识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大程度的激发出来,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然而,竞争必然会造成胜负,学生胜负心越重,在失败后就更容易失落,甚至会失去自信心。但是,将竞争模式与情境化方法充分融合到一起则可以有效消除竞争模式应用的不良影响,将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例如,在进行《玲玲的画》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完成初步教学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画画竞赛,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这种情况缺会使学生过于重视自身画作的质量以及师生评价。但是,推动竞争模式和情景化方法有机融合到一起,教师应该以更大的耐心告诉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当中,画作的质量评价标准也有比较大的区别,没有绝对的好与差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能够使学生更为清楚的认识到思维多样化的重要作用,将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完成对他们发散思维的有效锻炼。
三、结束语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在课堂知识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到现在为止,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展开课堂知识教学的时候,更多还是将重心放在了培养学生认读以及书写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将语文知识死记硬背下来,课堂氛围极度枯燥乏味,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兴趣,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想更加高效的完成知识教学,必须跟上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明确认识到情境化方法的重要教学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课堂知识教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鹏军.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方法与价值[J].才智,2020(15):12.
[2]魏丽萍.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甘肃教育,2019(24):64.
[3]宋亚华.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化教学的实施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77-78.
[4]乔秋菊.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教学的创新实施策略[J].才智,2019(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