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许旭辉
[导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阅读学习也是重难点之一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阅读学习也是重难点之一,学生在大量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也能有效积累词汇,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但就实际语文阅读现状分析,阅读教学呈现出的状态都较为僵化,无法满足教改需求,文章就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
        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需要达到260万字,每一位初中生都要阅读两部中外名著。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该项要求的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以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完善性发展。然而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制约其发展,所以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加以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创设具体浓厚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学生们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实践才能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这样才会进一步加深初中生对于阅读的理解与重视。同时,语文本身就带有一种浓厚的趣味性与探索性。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需要老师作为引路人,为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提供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指导。而一个具体浓厚的语文阅读环境的构建就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环境中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浓厚的阅读氛围之中,学会阅读,并且老师还应该鼓励初中生坚持每天去阅读,积累自己的作文素材。一个浓厚的、具体的阅读情境与阅读氛围的创设,需要语文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尽到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的责任,为他们创造一个具体适宜的阅读课堂氛围,并主动为他们推荐一些健康向上的书籍去进行有效的阅读。而初中生本身也更应该发挥好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老师所创设的语文阅读情境中来。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性的培养与提升来说,老师应该把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初中生这个学习阶段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进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设计,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
        2加强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阅读。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我们要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思考;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创新阅读教学方式
        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实践关注的都是阅读技巧以及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却没有足够重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多会按照自身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些自认为完美的阅读技巧和方式,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会觉得阅读教学枯燥乏味,完全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长时间下去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为此,初中语文阅读实践中要想提高阅读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还需要改变僵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善用启发与引导等方式来展开阅读教学,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从而构建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精读阅读文本,深入挖掘文章内涵,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章,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就能有效升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真正实现有效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在对课文《风筝》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利用相关影视视频来吸引学生,然后在对话中让学生大概对文章形成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并且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4尊重初中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的个性特点十分突出,我们应注重其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例如,让学生汇总感兴趣的阅读内容,然后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这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发现有趣的文章,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有不同的学习状态,所以继续就此展开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启发,使其思维和视野得以开阔。初中是学生建立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能对初中生产生较好的影响,他们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初中生不仅要学会阅读,还要学会做人。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高度。同时,教师要对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正确面对阅读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对初中生阅读、生活方面的引导与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初中生个性强、行为习惯易改变的情况下,这一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必要。来自不同家庭的初中生对班集体的认识不同,遵守班级纪律等自律性不同。我们应该调研初中生的情况,助力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初中生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导致沟通交流能力差,但他们作为阅读主体,要想参与到活动中,就必须正视自己的阅读情况。初中生只有在理解文章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将行为和思想表达与把握得更准确,与同学一起参与阅读,获得更大的进步。
        5积极展开阅读实践活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一些阅读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编排课本剧、演讲竞赛、辩论赛、分角色朗读文章,等等,借助这些阅读实践活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之中。在阅读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开发各种阅读资源,将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衔接在一起,同时做好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以及兴趣激发,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例如,教师在完成《变脸》一课的教学后,因其是节选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这一文章进行完整阅读,之后再创设一个“读后心得分享”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阅读之后的感悟进行分享与交流,这样学生就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为此,在初中语文阅读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以此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全方位地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阅读教学形式等,如此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乾,韦爱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旬刊,2017(11).
        [2]蔡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4).
        [3]姜灵惠.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